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兴梦夏乡,暂别塘垭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作者:关佳煜

兴梦夏乡,暂别塘垭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3日至7月9日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为期七天的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9日下午14:30,团队在徐家镇塘垭村召开总结大会。

塘垭村支部书记易炳明,塘垭村第一书记杨国胜,岔路村第一书记陈发明,徐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廖尊位,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小辉,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胡燕,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王亮,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辅导员彭新老师、胡倩老师出席本次会议,“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到场参会。团队志愿者杨凡主持会议。

图为总结大会现场 夏毓晗 摄

会议伊始,“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学生代表李佳颖进行发言。首先,她向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给予团队众多帮助的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老师等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她总结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取得的优异成果,以及七天的收获和成长。

随后,团队指导老师胡倩进行发言。她高度肯定了团队的努力和成果,并总结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希望团队成员都能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接着,大会进行协议签订和授牌仪式。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小辉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支部书记易炳明、徐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廖尊位分别签订协议,并进行“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授牌。

图为郭小辉书记为易炳明书记授牌 夏毓晗 摄

第四项议程,由塘垭村第一书记杨国胜发表进行讲话。他指出,在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体验了塘垭村的当地特产和风土人情,为塘垭村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接下来,由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小辉进行讲话。首先他向全体徐家镇领导表示感谢,并指出,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同学们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依旧高涨。而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发挥师范专业优势,利用新科技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认真反思总结本次赴徐家镇塘垭村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在今后的大学生涯里勇于实践、甘于奉献。

图为郭小辉书记进行讲话 夏毓晗 摄

最后,全体参会人员进行合影留念,会议圆满结束。

此次为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第三次来到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七天中,团队开设了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趣味语文、音乐、舞蹈等课程,也开展了作业辅导,直播助农,墙绘,采访校长、书记和基层人民等活动,收获颇丰,并极大助力了塘垭村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衷心祝愿团队志愿者们能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悟、获得成长。

记者:关佳煜

摄影:夏毓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1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开展滞销农产品销售调研

在此次疫情“大考”下,农产品经济迎来迄今为止最为特殊的一年,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不懈努力下,进出口经济贸易得到不断推动和持续复苏的同时,国内的农产品经济同样开始呈…… 辛伟 王雯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潍坊市南门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销

近期,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在我国疫情影响下,农产品销售受到巨大影响,大量农产品由于种种原因滞销,为了进一步了解农产品滞销的原因,改善农产品滞销状况,保证农户及农产品种植基地的…… 徐伊涵 汤迎新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潍坊市诸城市蔬菜种植大棚开展滞销农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农产品出现滞销问题。为切实了解疫情下农户商户在滞销农产品销售方面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建议,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山东理工…… 张琳 张宇昕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潍坊盛安农产品种植基地开展滞销农产

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推动农产品优势区域品牌打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积极孕育丰富多样的优质农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根本上提升农民收益。故为了保障农户及农产品种植基地基础…… 江楠 汤迎新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潍坊市南下河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疫情突袭,居家隔离,交通封锁,直接冲击了农产品销售,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在疫情的冲击下无法进行。故为了在配合防疫的基础上为滞销农产品开辟新的销售路径…… 张琳 韩琰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烟台市南尧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销

农业问题是党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受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农业问题更是受到党中央的密切关注。故为了响应党中央保民生的经济政策,同时调研“疫情大考”下农产品…… 汤迎新 徐伊涵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烟台市小纪镇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

据悉,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收期短、不耐储藏的应时农产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滞销现象。故为了了解疫情之下农产品滞销现状,配合防疫的基础上为滞销农产品开辟新的销售路径,山…… 张宇昕 徐伊涵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烟台市中汇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销

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和推进“三农问题”献出绵薄之力,切实了解疫情下农户商户在滞销农产品销售方面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建议,山东理工大学经…… 徐伊涵 王雯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学习先进事迹,赓续红色精神
7月8日,“立足乡土,筑梦乡村”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南平市政和县镇前镇调研实践队来到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为了对红色精神进行更加深刻的学习,团队在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对廖俊波同志的个人事…
池州学院学子赴武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了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加强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7月5日至11日,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学二十大精神悟新青年初心”党史学习实践团前往湖北省武汉市中共五大会…
湖北学子三下乡:熟悉乡村校园环境,认真做好教学准备
大学生网报恩施州7月11日电(通讯员谭辛如)为了促进农村教育建设,改善社会风气,让乡村孩子们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了解和学习更多知识,同时积极响应团中央发布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
走进农民运动讲习所
走进农民运动讲习所,传承革命精神2023年7月12日,我们来到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来到点燃燎原火种的地方,领悟并传承红色精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这座红…
E脉相传实践团走进海阳赵疃村,缅怀抗日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E脉相传实践团一行来到海阳市赵疃村,参观了地雷战遗址,感受了先烈们的英勇牺牲和抗日精神,立志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地雷战遗址见证历史赵疃村是山东省重点爱…
湖南师范大学冬青营赴大安乡开展“性教育”特色教学活动
(通讯员田思思李青筱罗俊祺)为进一步增强儿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儿童在“防性侵”方面的警惕性与自保能力,7月8日上午,公管院三元学社冬青营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安乡五星村开展“性教育”教学活动。…
HUE优师支教团:绘童心,描未来
HUE优师支教团:绘童心,描未来丹江口市7月11日电(通讯员冯诗涵)对家乡的依恋是人们从小就扎根在心的习惯,为引导青少年热爱家乡,培养青少年对家乡建设的贡献之情,挖掘青少年对国家城乡发展的看法,来自湖…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播撒爱心阳光
7月3日上午,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现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助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蓓蕾”愿服务队来到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塘湖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关爱留守…
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预防电信诈骗,共筑安全防线
大学生网报新乡7月11日电 暑假来临,为全力做好暑假期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学生防诈骗意识,守护群众的钱袋子,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实践团”成员在…
改变命运的支教之旅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去年暑假参加了支教活动,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这段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不仅改变了我对教育的理解,更让我见证了教育对孩子们命运的巨大影响。支教地点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