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驿头山根,传播非遗文化

来源:温州大学 作者:青苗优师暑期社会

2023年7月11日,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苗优师”暑期社会实践队同“译山田”暑期社会实践队共同来到温州鹿城区山福镇驿头山根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活动,感受当地非遗文化,进行趣味支教活动。
瓯韵山水,古驿新风
驿头山根村有千年历史,二程文化流传至今。程氏祖居、烽火台、白沙驿、放鹤楼、黄氏牌坊......这些先人留下来的人文笔触,绘就了驿头山根村历久弥新,苍海沧田的历史;现代第三产业、生态观光农业、未来乡村......用新时代赋予的道劲画笔,勾勒出今天驿头山根村“产业壮、百姓富、生态美、乡风淳”的秀美篇章。
首先,在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晓清书记的热情带领下,实践团队来到温州驿头文博馆进行参观。展馆分为红色文化、陶瓷文化、文房文化三个单元,即:红心向党、灼烁重现、塑雕佳彩、自然造物、文房清供五个章节进行展示,是集驿头文化、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展示窗口。驿头山根村人民的热情、创新和凝聚力深深打动了大家,作为“学思想、当先锋、促践行” 的当代研究生,更应当自觉为乡村振兴献出一份力量。
实地调研,非遗传承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们前往格橱龙博物馆、中加友谊馆,以及瓯智侨国际中文教育中心进行实地调研。“驿头人甚能兴,正月初三划龙灯”。以百年码头文化孕育出的山福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地,其中以格橱龙彩扎技艺最为兴盛。每年正月初三至十八,在鼓、钵、大锣、小锣的配合下,舞龙人从祠堂、庙宇出发,走街穿巷,挨家挨户进行,热闹非凡。同时,作为著名侨乡,当地创成温州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融合线上海外传播和线下研学特色,依托程氏家训,传扬中国文化。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进行了村民访谈,向他们了解当地的传统特色。当地的村民十分热情,其中一位八十余岁的老奶奶向大家讲述了驿头山根村作为土家族聚居地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土家族的婚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和乡村生活情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土家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精神追求,更是村庄的宝贵财富。
通过这次调研,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珍贵性。这些传统特色是每个地区独有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认同感来源。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无论是驿头村的年轻一代,还是当代大学生,都有义务去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让它们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龙舟非遗,趣味课堂
为传播温州非遗文化,支教团队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探索龙舟文化之旅。通过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传说,同学们回顾了包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丰富多彩的习俗传统。同时,老师展示了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以及众多珍贵的龙舟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并与驿头村特有的格橱龙文化相联系,使孩子们对龙舟文化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接着,孩子们分为三组,团队合作制作龙舟。他们用简单的纸板和水彩笔,做出了各具特色的龙舟,有勇敢无畏的龙头,雄浑磅礴的船身,以及灵动灿烂的龙尾。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孩子们对龙舟的热爱和独特的想象力。
此外,实践团队设计了温州鱼丸、黄杨木雕、剪纸等非遗课程,旨在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孩子们更好了解当地传统文化。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支教小组安排了防溺水、垃圾分类等特色课程,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福淳朴的民风,像水一样的清澈。勤劳勇敢的山福人,一直坚持属于自己的时代标记,并且将代代传承和发扬。龙舟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作为山福镇未来之星的孩子们,将成为传承与发展龙舟文化的接力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接下来的支教时光中,团队成员们将进一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融合创新形成特色课程,开展一系列富有温州文化、侨乡文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山福镇当地文化发展和传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42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启航-----宝中在行动

启航——-宝中在行动高考成绩揭晓,有很多高三毕业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太多的毕业生对未来茫然无知,如何根据自己的分数、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作为已经经历…… 顾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查看全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科普电路常识,传承教师精神”暑假社会实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科普电路常识,传承教师精神”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沐光”南航热科普教师精神永传递“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为师者,不问两袖落清风,但求玉壶…… 沐光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社区社会实践:参与与回馈
当代社会,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集体,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社区里,人们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社区社会实践是一种提供…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老助老,心系乡村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为了让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服务队于5月27号来到社区开展爱老助老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让社会更…
青衿致远鹤山行,足球课堂进校园
三下乡之旅(通讯员:廖彩妍)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带动更多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运动,同时激发青少年儿童对足球的兴趣,丰富儿童的第二课堂。7月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衿…
“希望之星”暑假三下乡:七月的盛夏,下乡暖童心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17日(通讯员黄初菲)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带去温暖的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缩小城镇的教育差距,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团队在7月3日前往京山市石龙…
大学生志愿者奉献爱心 守护乡村教育成长
副标题:暑期实践义务支教活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日期:2023年7月12日*引言:在暑期的炎炎夏日里,一股浓浓的爱心正悄然兴起。近日,一群热血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了偏远的乡村,在实践中用自己的行动点亮了千家万户…
炎阳三下乡之旅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十三天了,距离回家还有两天。每天避免不了的就是大太阳。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晴天,因为外出太晒了。今天特别普通,因为我今天不用上课,也不用外出调研,偶尔回宿舍逛逛,睡睡觉,玩玩手机…
参观重庆红岩纪念馆,做红色文化传承人
学习革命精神,感悟革命历史。重走红色足迹,共学红色故事,共传红色精神。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造炬成阳,绿伞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红色专项小组前往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历史…
湖北学子三下乡:黏土课堂,快乐成长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17日电(通讯员:司瑞涵)为进一步促进乡村儿童发展,继承发扬志愿者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023年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情暖京山”志愿者八里途分队在八里途社区开展黏土课程。志…
湖北学子三下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2023年7月16日,微尘出行志愿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特别的课程——西藏特色课。讲授老师是一位藏族同胞。在这堂课中,他着重为大家介绍了布达拉宫和藏族民族舞蹈。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之一,也是…
湘潭大学赴六堡茶乡暑期调研团: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7月17日,湘潭大学赴六堡茶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广西省苍梧县六堡镇大中村,走访调研大中村发展现状,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调研团首先采访了大中村驻村干部,深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