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江淮举旗宣讲团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叶星颖

淮北师范大学江淮举旗宣讲团赴太湖县晋熙老街社会实践

晋熙老街曾是太湖县最为繁华的商贸中心,沿街店铺的传统手工作坊是太湖县历史上手工业、制造业和民间工艺业的缩影。但是在新城的建设开展后,老街日渐没落,当地政府为保护老街,制定了一些政策,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为全面深入了解太湖县晋熙老街,2023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班叶星颖同学来到太湖县晋熙老街,采访传统手艺人,宣扬老街文化。

太湖老城古称晋熙古城,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东濒长河,北倚龙山,南至护城河,西临马路河口,总面积8.01平方公里。位于老城南门之西的晋熙老街东起韦家巷,西至马路河口,全长600余米,是太湖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它则建于南北朝元嘉末(424-452),1500年的岁月如流水消逝,街道两侧建筑几经变迁,形成如今以青砖小瓦、木制椽枋、马头墙、石板路面为主体的清代徽派建筑。

2023年7月15日,志愿者叶星颖于太湖县当地居民的指引下抵达了太湖晋熙老街。首先到达了王氏祠堂,王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城内大夫第街(现新华街),原有上、中、下三进,有厢房、祠院,现存中、下两进及祠院,面积1500平方米,祠堂系砖木结构,青砖小瓦,蜈蚣脊(又名青龙)山墙,三柁五架,大柱支枋,红漆望板,彩绘斗拱、转棚,雕刻皂角仿和斗衬,每进之间有小天井,通天井的后门上有提壶款,是典型的清代建筑。二门墙将正殿与南屋分成南北两院。北院略成方形,南院东西长、南北窄。正殿前,院内四角栽有4棵粗壮高大的柏树,树冠遮天,树皮沟纹均呈螺旋式上升状,令人称奇。 王氏宗祠修建的准确年代虽无从考察,但据《王氏族谱》有关记载,可知初建的时间大致在明代。该老祠于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批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中后两重己倒塌,于2019年重建。

参观完王氏宗祠,志愿者叶星颖走进老街寻访传统手工艺人,现如今,古老的河街最大的特色,便是那些即将失去的技艺匠人乃在这守着祖辈老传统技艺。街巷中,篾匠、木匠、白铁匠、弹匠、秤匠、剃头匠、等等,还有熬糖、土豆腐制做等手工做坊仍在坚守。只是这些从业留守者大都是些七旬甚至是九旬老人。在这条老街,憨厚的手艺人如同老城一样朴实,他们在坚守半生的店铺内不停地忙碌,累了就歇息片刻,端起粗茶碗喝口水,偶尔与路过的熟人打声招呼。岁月静好,也就是这样。93岁的周志宝现在每天还在坚持做手工毛笔,采访时他说到:“制作手工毛笔的工艺十分复杂,这一会我都讲不完的,只有真正地去一步一步地做才能体会到。”

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知晓了关于安徽太湖晋熙老街的相关历史背景、发展概况,感悟了老一辈老街人文化生活,了解了晋熙老街别样风情。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魅力所在。街巷是城市的脉络,与建筑一起塑造着城市的形态,让城市变得灵动、鲜活。街巷是城市的印迹,当一切都在斗转星移中不断改变时,往往只有街巷保留着城市最初的容貌。探寻老街巷,追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城市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22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来自华北电力大学(……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民生活环境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最新发布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关爱儿童成长,点亮七彩童心
二师携行,守护七彩童心;雏鹰起飞,齐望美好玉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校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坚定理想信念,贡献青春力量,谱写青春华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七彩童…
湖北学子三下乡: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21日电(通讯员夏予婷)为丰富“希望家园”暑期班(八里途专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情暖京山暑期志愿服务队”第八分队赴京山市八里途社区的三位志愿者制定了…
武汉学子三下乡:体育赋能,燃情人生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1日电(通讯员金彪)为全面落实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培养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鼓励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
积极推进廉洁文化发展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亦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资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青年绘乡村蓝图,实践奏振兴号角(二)
数字化乡村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科技作用不可替代,实践队成员发现青少年由于自制力等因素,存在网络成瘾等问题,面对出现这种问题的中小学生,其中一个孩子有些失落地说“我的爸爸妈妈都太忙,没有时间陪我,…
武汉学子三下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青少年情绪不稳定,于是我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
以“画”为始,绘就青春
本报讯(通讯员陈磊王许达)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绘梦”实践团队自7月7日起,便开始在襄阳市荆州街社区,慧苑社区,高庄社区三个社区之内开展墙绘宣…
“云回”实践队三下乡实践心得
通过参加三下乡支教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年轻人应该肩负起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责任,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和影响社会。在支教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性,在乡村地…
寻非遗传承路,绘阳新布贴之美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度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保护。其中,阳新布贴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趣味手工,释放想象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1日电(通讯员蔡友薇)为培养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了解折纸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7月2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通海口共和村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