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建院学子三下乡:手执青春画笔,筑梦美丽乡村

来源: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胡志森 张雨茜 苏佳鹏

手执青春画笔,筑梦美丽乡村

徐州7月19日电(通讯员苏佳鹏)7月12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创艺村落”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江苏省徐州市柳泉镇北村村,以“手执青春画笔,筑梦美丽乡村”为主题,开展了为期5天的手绘乡村墙绘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发挥艺术专业特长创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墙画,将当地文化、产业特色、自然风光融合于画笔之间,成了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探寻村史,汲取灵感

为了创作出贴近当地特色、符合乡土人情的墙绘作品,7月12日早上6:00,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创艺村落”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乡村文化的向往,走进了北村的村史馆。团队成员们仔细浏览着陈列其中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聆听着村干部的细心讲解,感受着这片土地的演变和发展。之后,团队成员们走遍村庄的角落,近距离领略了村庄的自然风光,村庄青翠的山水、诗意的田园,给予了团队丰富的创作灵感。最终团队成员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风光,确定了以“锦鲤荷韵”、“农耕秋收”和“田园风光”为创作主题,将用手中的画笔记录这片土地的灵动和美丽。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北村的村史馆通讯员苏佳鹏 摄

泼墨山河,挥洒青春

7月份的北村,阳光炽热,但丝毫没有影响团队成员的热情和激情,每天早晨,他们便迎着初升的朝阳,手握画笔,步履坚定地踏上了墙绘创作之路。一幅墙绘的创作包括刷白,打稿、填色、描边等繁琐步骤,而在炎热的天气下,持续五天的创作无疑是一场身心的考验。为了顺利完成墙绘创作,团队成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烈日炎炎下,他们手拿刷子、滚筒,调燃料、勾轮廓、涂色彩,反复打磨每一面墙绘,认真勾勒每一处细节。创作过程中,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当遇到技术问题或创作难题时,他们会积极讨论,充分交流,用彼此的才华和智慧相互启迪,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力求将每一幅画作都展现得恰到好处。创作时,他们配合默契,不时用言语、眼神和手势传递着设计理念与想法,使得创作过程高效而和谐。他们一起感受着绘画的魅力,一同体会着每一幅画作逐渐成形的喜悦。在墙绘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也深深感受到北村村民们善良淳朴和乐善好施的品质,当地村民主动为团队提供水、食物和遮阳伞等物资,帮助团队抵御炎热的天气。村民的热心支持与鼓励,成为了团队创作的动力源泉,也让整个创作过程充满了喜悦与感动。

在团队成员得共同努力下,“锦鲤荷韵”、“农耕秋收”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三面彩绘跃然“墙”上。团队成员们用柔和的色彩,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技巧,将鲤鱼的灵动姿态和荷花的婀娜风姿融为一体,将农耕繁忙的场景和农民丰收的喜悦交相辉映,将田野的翠绿和山水的壮美相互交织,将北村的生态之美和乡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了一幅幅令人赞叹的画卷。每一幅画面都是对这个乡村真情实感的诠释,都蕴含着他们对当地文化与自然风光的深情表白。

图为实践团成员绘制“锦鲤荷韵”通讯员苏佳鹏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绘制“田园风光”通讯员苏佳鹏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绘制“农耕秋收”通讯员苏佳鹏 摄

乡韵绘墙,心灵共鸣

五天的辛勤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当团队成员最后一笔勾画结束,一面面原本空白的墙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绚丽多彩的画作也令人心生赞叹。路过的行人、车辆都会驻足停留片刻,欣赏这一幅幅充满诗意的作品。他们欣喜地指着墙上的画,讲述着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与团队成员们交流讨论。

“这些画太美了!”村民阿婆激动地说道,“看着这些画,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北村,我们的生活都展现在墙上,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这些画像明信片一样,我以后一定会告诉我的朋友们,带他们一起来北村看这些美丽的墙画。”一位游客兴奋地表示。

团队成员们听到居民和游客的赞叹声,内心也洋溢着自豪感与成就感。他们深知,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这些画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案,而是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要符号,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当地居民对这块土地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图为实践团绘制的“农耕秋收”墙绘 苏佳鹏 摄

图为实践团绘制的“田园风光”墙绘 苏佳鹏 摄

图为实践团绘制的“锦鲤荷韵”墙绘 苏佳鹏 摄

图为当地村民拍照 通讯员苏佳鹏 摄

此次“创艺村落”社会实践团队的创作之旅或许短暂,但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体增长了见识、扩展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可以用自身所学,为乡村振兴的建设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1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日志之榜样的力量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永流传,喜迎二十大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南街村的崛起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淇县大石岩红馆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伟人刘少奇的故居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甘将热血洒中华——赵一曼烈士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萤火之行,让教育变得温暖
中国青年网无锡7月14日(通讯员赵洁茹)七月是什么样子?凌晨安静的街道,可乐里冒出的气泡,湛蓝的天空下,三五好友在谈笑。这个七月,又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
北溪明珠常奋进,先辈精神永流传
北溪明珠常奋进,先辈精神永流传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颂华安优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续传承,助振兴”调研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
传承红色基因 书写时代答卷
传承红色基因书写时代答卷中国青年网开封7月10日电(通讯员郭嘉凯)2023年7月10日,为追寻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色记忆”实践团前往位于河南开封的刘青霞故居开展…
萤萤之火,点燃梦想
中国青年网无锡7月11日(通讯员赵洁茹)时光匆匆而过,一转眼,就来到了热烈的七月。荷花三百里,草木正葱茏,大家怀着美好的步履,迎接如期而至的七月。这个假期,小朋友们将不再孤单,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7
大家好,我是一名大学生,最近参与了一次三下乡活动,深刻体验到了它带给我的益处和价值。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所谓的三下乡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大学生下乡参与农村工作,与农民们一起…
追寻红色印记 感悟百年风华
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百年风华2023年7月5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色记忆”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河南省开封市刘青霞故居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刘青霞故居纪…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6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冬去春逝,夏日炎炎。飘荡四处,终归一隅。温存良知,心怀远方。守住纯真,朴实善良。由干疫情原因,我这半年在家参加了网上课程的学习,心心念念的暑假也如期而至。在学校的号…
以青春之我,献推普攻坚力量
中国的乡村振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进入到了新阶段。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而语言是通往智慧大门的钥匙。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主体与核心。为此,河南工业…
以萤火之名,聚星河之梦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15日电(通讯员刘悦琳)烈日炎炎,阻挡不了志愿者们积极支教的热情。7月1日-7月30日期间,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无锡、苏州、泰…
山科学子三下乡:筑牢文化根基 共谱时代华章
为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2023年8月2日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鸢实践团以“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助力非遗大众化传播”为主题,赴潍坊市奎文区市博物馆、世界风筝博物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