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农学子走进湖北神农架探求当地茶业助力乡村振兴经验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袁杬

华农学子走进湖北神农架探求当地茶业助力乡村振兴经验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袁杬)7月20日至21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北省神农架木鱼镇探求当地的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经验,通过茶祖博物馆参观、访谈交流、体验茶叶采摘与制作,切身感受当地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学习和总结当地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图为实践团队在林红仙茶园科普体验馆门口的合影。通讯员徐东志供图

走进茶祖博物馆,感受茶的文化底蕴

7月20日,在神农架木鱼镇的茶祖博物馆,实践团队成员了解了当地的茶文化,并参观了当地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完整的生产线。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根据《神农百草经》记载,是神农在尝百草过程中最早发现茶叶有解毒的功效,神农就把茶叶和它的功效记录了下来,数千年流传至今,成为现在人们日常饮品,这边的人也有以茶代酒的习惯。”茶祖博物馆经理汪小玲结合博物馆中的情景模型为实践团队成员生动地介绍了茶的起源与发展,并通过不同茶的生长环境的比较向实践团队介绍了当地独特海拔和气候条件下生产出的“神农奇峰茶”。通过茶祖博物馆的参观和当地茶文化的了解,实践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适宜的海拔和气候条件才早就了神农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茶文化,影响并造福着神农架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人,茶文化早就融入了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图为茶祖博物馆汪小玲为实践团队介绍茶祖。通讯员徐东志供图

图为茶祖博物馆汪小玲介绍茶文化发展历程。通讯员何姝翰供图

图为茶祖博物馆经理汪小玲介绍烹茶工艺。通讯员何姝翰供图

随后,实践团队跟随汪小玲参观了当地茶叶生产企业神农炎帝奇峰茶业集团的完整加工生产线,茶农们采摘下来的茶叶从杀青到包装和储藏都由电脑操控全程不落地,整条生产线仅需一名操作员和一名清洁员即可正常运转,用电代替了传统制茶工艺中所用的燃煤,展现了现代茶叶生产智能、高效、环保相融合的特点。据汪小玲介绍,通过这样一条生产线,公司每年可生产七八千斤干茶,总年收入可达两千万元,展现了智能化对茶叶生产的极大有利推动作用。实践团队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当今中国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对于传统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科技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

图为神农架炎帝奇峰茶叶集团汪小玲介绍公司生产线。通讯员徐东志供图

赴高山茶园,体验茶旅融合新模式

7月21日早上九点,实践团队前往海拔1600m的林红仙茶园亲身体验茶叶的采摘与制作过程,学习茶道,并对茶农张阿姨进行了访谈调查,了解当地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模式。

“摘茶叶的时候一叶包一芽的茶叶最好,不能用指甲掐,不然等到炒茶的时候茶叶新鲜度就大大下降了。”茶制作体验馆的茶农张阿姨为实践团队队员细心的讲解并亲自上手示范,一个小时后,队员们带着自己采摘的茶叶在张阿姨的指导下开始炒青。杀青、散热、揉捻、烘干,张阿姨边操作边为实践团队队员讲解各个阶段需要控制的火候以及操作的要领。队员们在亲手操作中感受着传统制茶工艺的不易,同时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收获自己制作的茶叶时的喜悦。

图为实践团队在林红仙茶园采茶。通讯员何姝翰供图

图为林红仙茶园张阿姨演示炒茶。通讯员徐东志供图

图为林红仙茶园张阿姨教授揉茶工艺。通讯员袁杬供图

随后,实践团队跟随张阿姨来到茶亭中学习茶道。温具、置茶、冲泡、倒茶、奉茶,一举一动中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雅之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之美。张阿姨边示范边为讲解每一个动作的操作要领,最后,实践团队成员独立复盘了一次完整过程,在杯盏的交错与起落感受着茶礼。

图为林红仙茶园张阿姨教授奉茶礼仪。通讯员袁杬供图

休息的间隙,实践团队队员对张阿姨的进行了访谈调查。当地的茶旅融合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可提供茶园采摘制作体验、民俗山庄住宿、研学项目、茶叶销售等,带动周围茶农当地经济发展。茶园每年可产2000斤干茶,年销售额三十万,包含红茶、龙井、乌龙等多种茶种类,主要靠机器生产,但红茶很多制作步骤还是需要手工操作。销售渠道主要为企业定制和旅游游客,网络销售较少,自产自销,没有企业统一收购。茶园的运营和发展有政府拨款支持,并基于诚信经营原则不用外地茶叶套牌销售,致力于打造“林红仙茶”良好的品牌口碑和品牌形象。此外,实践团队还了解到,茶园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就业,安置社会劳动力,目前已带动6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对张阿姨的进行了访谈后,我很钦佩他们(林红仙茶园)能担当起这样一个社会职责,能够在自己找到了致富的道路后,带动其他乡民一起种茶致富。当我们来到青天村,就感受到这里浓厚的茶文化氛围,窗外就是满山的茶园,还能采茶、品茶、体验茶文化,正是当地人能够利用好区位优势,形成当地的特色产业,才造就了青天村的奇异景象。同时这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我们来这里就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这也是茶旅融合给当地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吧。这也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美了,自然有游客来到这里。”实践团队队长林承朗在访谈结束后感悟道。

图为林红仙茶园张阿姨介绍制茶机器。通讯员徐东志供图

临走前,张阿姨还带领实践团队参观了青天袍红豆杉与茶混合种植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林红仙茶”与珍稀药用植物红豆杉混种生产的新模式,致力于实现观赏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带领当地人民积极探索传统产业的新发展,积极推动疫情后当地经济的复苏,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人民谋福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7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循环利用社区传 垃圾分类万户走

垃圾分类符合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唯有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才能让市民更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一支旨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翁荣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传垃圾分类,开展社区活动

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实践调研团今天集体出动,去湖州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分别进行了义卖和宣讲活动。雨后的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些…… 康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实践团队进社区,垃圾分类入人心

俞今天是7.14号,对于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队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团队即将在东柿社区和翰林世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及相关活动,展示我们…… 俞凯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讲传文明,义卖送真情

湖州市在几日暴雨的冲刷下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伴随着一缕缕的阳光我们在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举办了我们的义卖宣讲活动。在几天忙绿的前期准备下,我们终于在今天上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 李伊妮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走进东郡红树湾,共创绿色新社区

随着上海最严垃圾分类的来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调研实践团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东郡红树湾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小区里的大妈大爷、阿姨叔叔、小朋友们…… 徐徐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爱暖人心,义起同行

2019年7月6号,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随着垃圾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饱受垃圾污染之苦,因而垃圾的分类、处理、排放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 韩丽洁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翰林世家迎入垃圾分类新时尚

为了响应湖州市首创的“三站三定二进楼”分类制度体系,形成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湖州模式”,翰林世家社区特邀请求真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团于2019年7月14日举办“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 王佳颖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湖师院学生开展社区活动,宣传垃圾分类

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暑期实践活动拉开帷幕。为响应新时代垃圾分类的潮流,人文分院成立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此调研团于2019年…… 蔡婷婷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意义--支教心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卢宏婷意义作为一名线上支教志愿者,我有幸参与了一个暑假支教项目,与新疆地区学生进行了十天的线上交流和教学。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
离别时花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卢宏婷离别时花落日本的樱花开了,美的一塌糊涂,它诠释了什么是开始,什么是灿烂。十天前,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们开始了暑期夏令营的开班…
成都锦城学院学子三下乡:素描涂鸦培兴趣,特色课堂助成长
大学生网报资阳8月6日电(通讯员王丹阳唐鑫)成都锦城学院“柏粮佳酿,醉意乡情”独柏村特色酒产业振兴团围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在资阳市乐至县宝林镇独柏村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其中一项为共同开展的…
实践出真知--支教心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卢宏婷实践出真知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支教就结束了,这次支教它是特殊的一次支教-“云支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支教,它将是我人生中非…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实践团“嘎嘎棒,嘎嘎牛”实践团——化肥厂
为深入探查农业科技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影响与意义。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其实践团“嘎嘎棒,嘎嘎牛”深入实地,来到上蔡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周边种子站和化肥厂的走访。河南农业大学农…
引路人--支教心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卢宏婷引路人2023年7月18日,HELLO云端驻校支教团队开始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由于曾经有过线下当小老师的经历,一度认为…
筑梦之旅--支教心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卢宏婷筑梦之旅近年来,支教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教育实践方式。通过支教,年轻的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走进贫困地区的学校,给那些…
爱与感恩--支教心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卢宏婷爱与感恩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是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以往我们总是待在学校安逸舒适的环境当中,并不会体会到真正参加到工作岗位是…
食“研”实践,调研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3年7月5日上午,在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副教授杨鑫焱老师的带领下,“‘乳’此安心,乐享成长”团队进入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观检验液态奶的各种仪器。“这是对牛奶的成分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乳成…
安工三下乡:减排放,青山绿水常在。去产能,产业链在延伸
为响应国家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组织成立了多支“三下乡”小队,前往各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其中以党天宏、孙靖博、李永旭为成员的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