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横”向耕耘绿色梦,“坎”坷不忘红色心——探索“浙东红村”发展之路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陈凯豪 徐诗然 姚依蓉

适逢“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23年7月11日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共话浙里二十载,乡遇铸就共富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宁波市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开展实地调研,沿着习总书记的浙江足迹,感受“浙东红村”横坎头村的农旅氛围和红色文化,体悟红村发展新模式,探寻共同富裕之道路。

2003年1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横坎头村考察调研,先后看望了村里的老党员、老同志和困难群众,并强调:“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区人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浙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只有老区达到了现代化目标,才谈得上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对当地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春节过后不久,习近平又给村里的党员群众回信,鼓励他们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多年来,横坎头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村民们生活持续得到改善。经过横坎头村20年的红色引领、绿色发展,这个过去寂寂无名的小山村,成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实现了自己的共富梦。

走进浙东红村,追寻红色记忆

实践团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军史陈列馆、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何克希将军纪念室、谭启龙同志归居、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报社旧址等。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张张难忘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感人的革命故事诉说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英勇的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领导浙东军民在梁弄浴血奋战,谱写了无数曲胜利的凯歌。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先烈们忧国忧民、不畏牺牲的气节,深刻领会革命的艰难困苦,并向谭启龙、何克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致以崇高敬意。

除了追寻浙东红村的历史遗迹,实践团成员们还亲身体验了余姚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弄大糕的制作工艺。梁弄大糕的制作过程分为七步:筛粉、雕空、加馅、盖粉、加印、切糕、上蒸。在加印过程中,梁弄大糕在传统“福禄寿喜”印字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在大糕上刻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助力创业,振兴乡村”等新内容,不仅保证了传统口味,勾起千古悠思,更是推陈出新,彰显红村文化。

深入浙东红村,探究共富之道

为深入体悟“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年对横坎头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实践团成员积极采访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继续教育学院校友、横坎头村团总支书记张渊涵,横坎头村经济联合社委员黄徐洁以及切实体验农村生活改变的村民们,通过交流深入了解横坎头村的发展历程,感受“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实践团成员在与张渊涵的交谈中,深刻体验到了横坎头村在习总书记两封回信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横坎头村从2000年初贫穷的革命老区蜕变为共富示范村的过程中,探索出了许多独特的经验:独创联六报六制度,由党员汇总有建设性意义的提议,由村干部进行讨论后具体落实;依托红色资源,以红色研学吸引游客,推动老百姓创设民宿与农家乐致富;电商助力致富,村干部亲自上阵与主播合作在网上推广樱桃、杨梅与猕猴桃等农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习总书记回信后,经过村干部和村民的不懈努力,如今横坎头村的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与村民的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相较20年前习总书记刚回信时实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此外,在与黄徐洁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2018年黄徐洁和横坎头村其他党员干部一起给习近平同志写信的故事。横坎头全体党员向习近平同志汇报横坎头村的发展变化情况,表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决心。在给实践团成员描述给习近平同志写信并郑重地签下自己姓名的场景时,黄徐洁流露出深深的自豪感。作为一个中共党员,黄徐洁扎根基层,他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到,横坎头村具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与提供就业的多样渠道。但村民对于涉及提升自身切实利益的保障仍有较大期许,希望未来村集体经济能进一步发展壮大,村民的生活质量能稳步提升。

调研浙东红村,循迹八八战略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20周年。实践团成员们走入红村,开展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实地调研,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围绕生活质量、医疗保障、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村民们进行调研,了解红村的共富发展历程,体悟红村在“八八战略”下的共富发展的亲身感受。

感悟两封“二月来信”,共建世代“美丽乡村”

实践团成员在初心讲堂主讲人莫潇杭和蒋弈歌的带领下,开展以“两份回信”为主题的党课,参观了横坎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展馆,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考察横坎头村和两次给横坎头村回信的动人场景,浏览了全体村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大步走上脱贫致富的奋进历程。继习近平同志深入考察调研横坎头村后,村民们深受鼓舞,村支部给习近平同志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脱贫致富的决心。3日后,横坎头村干部群众便收到了回信。习近平同志在回信中鼓励村民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此后横坎头村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特色,努力打造红色旅游和绿色发展的金名片。

经过15年的发展,村民收入增长了十余倍,村子面貌焕然一新,各方宾客纷至沓来。2018年年初,富裕起来的横坎头村民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村里的巨变和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打算。

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信说:“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他勉励“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字里行间承载着最真切的心意、最温暖的关怀,展现着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情怀。

2月的两次回信,如和煦春风吹遍四明大地,激励着乡亲们持续奋斗。这么多年来,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广大村民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深情嘱托与殷殷期望,一幅美丽乡村图景正在被不断书写,一座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在四明山下正由理想变为现实。

乡村生活多精彩,携手展示新篇章

本次文艺下乡活动以横坎头村结对的大凉山昭觉县的村民们带来的精彩歌舞表演拉开序幕,展示了别样的彝族风采。随后实践团通过宣讲与文艺汇演的形式让大家全方位了解“八八战略”在浙江二十年所带来的蝶变以及谱写的靓丽新篇章。无论是精彩的彝族歌舞还是实践团带来的振奋人心的表演,都让横坎头村民和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到了共同富裕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同时,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与宁波市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签约授牌仪式在横坎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举行,我院团委书记莫潇杭老师为横坎头村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思政实践教育基地和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授牌,横坎头村团总支书记张渊涵代表横坎头村接牌。另外,双方共同签署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

如今横坎头村已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打造全国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村域样板。站在新起点上再出发,横坎头村将继续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稳步前进。实践团的成员们也将紧紧围绕“共话浙里二十载,乡遇铸就共富梦”的主题,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以热情的实践继续探索共同富裕新形式,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4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问卷调查及街头采访前期准备

2018年7月22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成员很早便赶至化工大楼召开会议。……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英才辈出——东山书院

2018年7月21日,红色精神调研团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湘乡市东山书院展开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戎马一生——探访陈赓故居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两点,顶着炎炎烈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抵达了位于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的陈赓故居进行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探访齐白石纪念馆

(通讯员 陈学飞 蔡智慧)2018年7月20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探寻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及伟大人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其生平事迹。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从小……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7月19日上午,烈日当空,红色精神调研团一行来到湘潭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付出才会有回报——调查问卷发放

7月19日清晨,迎着朝阳,红色精神调研团踏上了第二次调研之途,来到了湘潭市白石公园。……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总结中前进——第三次会议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8日上午九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聚集于生食工楼召开团队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先由队员对赴湘潭市博物馆调研活动进行反馈,随后队长……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7日上午,红色精神调研团奔赴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一行人直赴三楼湘潭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访了“觉醒”、“革命”、……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孜孜不倦,不忘初心——医生访谈
截至7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武汉希望宠物医院实践队已在该院社会实践六天。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医生和助理一同工作,相互了解。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同学们也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在本次访谈中,周家宇…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展科技手工,培养未来科学家
云梦县小学近日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手工活动,由支教志愿者们亲自带领。活动旨在引领学生们踏入科技的奇妙世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志愿者们提供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科技手工项目,用科技包,…
红色儿歌颂革命,爱国精神永传承
7月19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贵州省金沙县第九小学(金沙县彩虹小学)开展了音乐合唱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们学习红色儿歌《我向祖国敬个礼》,把握歌曲旋律,体会歌曲感情。课程由支教团成员李洋…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传统文化进课堂
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详尽的资料和生动的故事,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习俗、民间风情等内容传递给学生们。主要讲解中秋节和端午节,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每个节日的由来,也体验到了其…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探寻龙门石窟瑰宝
洛阳市古称神都、洛邑,是河南省辖地级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拥有数不尽文化瑰宝,具备相当的探索意义。为探寻、弘扬中华…
关爱宠物,抵制虐待
关爱宠物,抵制虐待(通讯员:余依云摄影:余依云)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江汉区宠物店社会实践队在江汉区越秀宠物店——小兽万事屋进行实习的第六天下午,宠物店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顾客。她是一位身形佝偻…
十堰学子三下乡:让爱洒满人间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为了响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关爱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更多的残障儿童感受到希望与爱,秉持者“让残障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话”的理念,…
南药科技社会实践队探寻何首乌的奥妙
1、别名首乌、赤首乌、夜交藤根、生何首乌、地精、赤敛、陈知白、红内消、山哥、山精、何相公。2、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肥大,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上部较细,有时呈淡红色…
二师学子三下乡:体操教学
云梦支教志愿者用舒缓的音乐,调动了全班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亲自教授了一堂健身操课。志愿者在课前准备了音乐和简单易学icon的健身操动作。尽管这是一项新尝试,但志愿者们对于小朋友们的积极反应充…
党史学习正当其时,有志青年势在必行
为深入学习党史,加强对红色精神的学习与传承,在7月8号——10号,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508学习党史小组小分队的李炫烨,来到了中原豫西抗日纪念馆进行了为时三天的暑期调查实践活动。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