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师学子三下乡: 倾心为筑特教梦 甘为学子献芳华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罗彬文

三下乡∣倾心为筑特教梦,甘为学子献芳华

——教育科学学院“优秀校友”寻访团队寻访特教校友篇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为深入了解特殊教育的育人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态度。2023年8月12日上午,在指导老师周树银的带领下,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优秀校友寻访”团,通过线上的形式,访谈了优秀校友伍斯梅。参与人员:陈建宇、李思璇、李欣颖、罗彬文等。

大学期间,伍斯梅老师于儿童教育中心学习四年,让她印象颇深的有两点,其一,是教育的态度,在教授讲座中获得的生命观、教育观对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伍斯梅说道:“先进的教育观永不过时,直至当代依然需要具备”。要给予孩子尊重、平等、接纳的眼光,以及耐心的态度和理念,自身更要保持对特教的热爱、执着、初心、奋进。其二,是将专业知识功底作为后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这离不开与自己并肩而行、有同样的志向的伙伴;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技术上的支持。

团队成员李思璇,对于目前特殊教育专业及特教教师的发展要求,提出疑问。伍老师一一解答并指出师范专业都有着共同的教育理念,区别只是教育的对象、方式方法和技术不同,面临的困境也不一样。特教老师有更多发展的空间,有更多让自身摸索调适创新的空间,这给予了自身很大的动力。对于特教老师来说,存在自身成就感不足的问题,这需要建立强大的内心,找寻坚守自身职位的动力。

从特殊教育老师到成为合川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伍校长说道:“天时、地利、人和是最好的契机”。天时,在于特殊教育政策的逐步完善,地利,是政策呼吁对各地人才的需求。人和,则需要自身具备稳扎稳打的专业知识、经受住实践的考验。对于角色的转变,她说道“学生、教师、管理者身份并不是转变结束,这三者至今仍运用在我的生活中,我想今后也依然会存在,这是终生的财富。”她指出学海无涯,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有需要学习的地方,需要我们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卑不亢的去生活;在教师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感悟,也为现在的教学建设打下重要基础,结合课程的理论再进行教学建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教学方案的培养适合教学经验,而非纸上谈兵。

对于现在特殊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伍校长提到过去和现在一直存在的教学难题:面对一个课堂,学生虽然仅有10多名,但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情况,且学生间学习差距非常大。她指出,教育工作并非只依靠教师,家长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力军,需要家长们与老师做好陪伴与接力,培养学生自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做好前期的辛苦工作,对以后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此次访谈,寻访团成员切实体会到特殊教育工作的巨大意义和价值,感受到伍斯梅学姐对特教事业的热爱、扎实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学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学习,保持冲劲儿,扣好人生的每一颗纽扣。在探索和实践中筑牢育人梦想,传递爱与暖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2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安阳工学院学子三下乡:助力“质量兴农”行万里,科普营养健康到万家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安阳工学院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回望过往,展望未来
回望过往,展望未来在为期十天的重庆市石柱县社会调研中,我对石柱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有了深刻的认识。石柱县由群山包围,山清水秀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是得天独厚的避暑圣地,在调研期间我们见到…
情暖人心,聚力前行
在进行支教活动期间,我深切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支教的意义。首先,支教是一种互助的形式,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通过支教,我们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
“路惠民生,砼筑未来”实践团赴济宁济邹路进行道路检测勘察
2023年7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路惠民生,砼筑未来”线下实践团梁栋、赵义豪沿S319进行道路检查,收集病害。经过观察发现距右侧2m处,存在拥包,长度1m,宽度1m。记录好病害信息。之后我们…
筑梦支教,拥抱人生
筑梦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充满希望和动力。而支教,则是一种特殊的方式,通过教育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看到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曾有幸参与一次支教活动,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感悟到了…
花开半夏,丹心筑梦
在支教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乡村教育的挑战。这次支教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意识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乡村支教的过程中…
三下乡传承乡土文化,共谱乡村振兴乐章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落实学校立于根本治学理念,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筑梦新征程”实践团于2023年7月2号来到鲁山县寺沟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活动。当前祖国建设要定建设农业强国目…
佛科院佛晓之光团队三下乡——传承五邑“侨”文化
大学生网报江门8月1日电(通讯员林子斌)佛科院佛晓之光团队通过走访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了解到侨民的发展历史。佛晓之光江门调研小分队的调研第一站,来到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通过…
玩转食品安全知识科普, 这场活动让孩子们直呼“好玩”!
7月30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美食每刻团队奔赴洪山头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在这里开始。“大家都喜欢吃什么零食呀?”讲师周怡向小朋友们提问到。“薯条,冰激凌!”在场的小朋友们…
心怀若谷,与爱同行
支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影响。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首先,支教让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而珍贵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