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外学子三下乡:寻访土家画,画出民族的传承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作者:肖安慧 李萱萱 刘兴悦

(通讯员 肖安慧 李萱萱 刘兴悦)为追寻磨子土家画文化记忆,将为文化传承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传承发展土家画乡的技艺与记忆,2023年7月18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乡约磨子•走进乡村看发展”实践队前往磨子土家画乡进行学习,并拍摄相关纪录片,将磨子乡土家画进行深度传播,感受磨子土家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活动过程中,时间队成员跟随着驻扎磨子的美术老师学习土家画的基本要领,了解土家画用色、主题、技巧等相关知识,并和老师一起进行了土家画的创作,倾听一同培训的农户们讲述自己画作背后的故事。

图为农民所创作的土家画作。通讯员 谭建波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展出的画作进行学习。通讯员 刘兴悦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尝试土家画的创作。通讯员 廖泽波 摄

农民画,画的是儿时的记忆,也是梦中的乡愁。磨子土家画的主题大多以磨子乡人民的生活生产图景为主,他们忙时耕地,闲时作画的双手,用笔尖落在画纸上勾勒出了磨子这些年来的变化,和他们对于美好生活远景的期冀。在与培训中心的老师交流过后,得知他正在创作一幅名为《磨子转出幸福来》的画作,他表示:“我这幅画主要是用道路作为整体的枢纽,因为磨子这些年来道路建确实是做出了很大的改变,然后就是要表现出幸福感,除了道路建设上的改变,还有瓜果丰收、住房条件改善、生态绿化的进步呀等等,然后我我还添加了一些我们土家族的民族元素在里面,这样去体现幸福感。”

图为磨子乡农民为实践队队员讲解自己的画作。通讯员 廖泽波 摄

图为土家画馆老师为实践队队员介绍画作《磨子转出幸福来》。通讯员 杨斯砚 摄

图为土家画馆老师正在创作画作《磨子转出幸福来》。通讯员 刘兴悦 摄

据了解,截至目前,磨子土家画乡已举办7期集中培训班,累计培训农民画工300余人次,培育骨干农民画工10余人,其中有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有50来岁的留守妇女,也有70多岁的老人,累计创作农民画作品200余件。其中,在第三节磨子西瓜采摘节的活动现场,不少农民带着自己的画作也登上了展示的舞台,让磨子土家画出现在了更多不同人群的视野当中。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画馆内进行的纪录片的拍摄。通讯员 杨斯砚 摄

乡村振兴也包含文化的振兴,文化振兴则需要继承与发展并行,学习磨子土家画对于实践队队员来说既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能够为传播土家族民族文化贡献一份力量,让磨子土家画,走向更远的远方。

图为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和画室负责人、画工合影。通讯员 廖泽波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3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日志之榜样的力量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永流传,喜迎二十大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南街村的崛起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淇县大石岩红馆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伟人刘少奇的故居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甘将热血洒中华——赵一曼烈士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长安大学赴陕西米脂“绿荫黄土山河富·杂粮铺起振兴路”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寻高西沟村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果的原因,探索总结新时代背景下的“米脂模式”,2023年7月10日至17日,长安大学赴陕西米脂“绿荫黄土山河富·杂粮铺起振兴路”暑期社会实践队…
五年坚守 暖风传承——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三明市马洪村开展2023年暖风支教暑期社会实践
7月上旬,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暖风支教团的15名大学生志愿者,赴三明市马洪村开展为期13天的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经管学院暖风支教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
湖北学子三下乡:筑爱助残,与爱同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传扬家训,树立新风
习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
支教活动渐入佳境——山东大学“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7月25日支教新闻
7月25日,七彩假期活动开展的第二天,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优化教学流程,恰当地应对活动过程中暴露的支教问题。早上,志愿服务队分工进行签到查缺。志愿服务队队员进行简单的团队集合后…
武汉铁院学子暑期三下乡:科普铁路知识 助力文化强国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和校团委的号召,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乘着高铁向未来”铁路科普志愿服务队于6月28日至6月30赴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儿童医院开展高铁科普活动。旨在生病的孩子们可以通过高铁科普增长对于祖…
汽院学子三下乡:温暖助残,与爱同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推广垃圾分类,促进乡村振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发迫切。美好生活不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富足,也包括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和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
感知热爱,报之以歌——山东大学“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7月24日支教日记
时间飞逝,转眼就已进入七月下旬,经过大量的前期协调准备工作,我们“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终于来到了位于贵州毕节赫章金银山街道的少儿活动中心开展为其15天的公益支教活动。上午是开营仪式,我们服务队的…
萤火之行,熊猫折纸
大学生网报8月18日万宁电(通讯员张家诗)七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设计了多样的课程,让学生们的假期变得欢乐无穷。在各项活动中,小朋友们学会了魔方、书法、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