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于月河古镇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

来源: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理经学部 作者:钱祎瑶

摘要:实践活动从2023年7月25日开始,小队成员首先通过线上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全国网友对于月河古镇的了解程度和游玩意愿,大部分外省游客对于月河的了解较少,但对于月河有前往游玩的意愿,对月河了解较多的大部分为省内网友,虽然除本市居民外都了解较少,但游玩意愿都较强。后续对部分对月河有游玩意愿的网友进行线上采访,了解游客需求,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再结合线下实地调查了解月河古镇的发展和经营方式,通过信息整理最终和月河经营负责人进行了反馈,并提供了一些有效意见。

关键词:三下乡;旅游振兴;文化振兴

一、绪论

(一)调研背景

随着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近年来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得到显著发展并且取得显著成就。利用文化为载体深挖乡村文化与乡村民俗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挖掘旅游体验项目,提炼出各个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带动作用。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多举措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努力探索创新“红色+”旅游新业态。月河历史街区是嘉兴市政府重点投资项目,总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规划修缮传统民居建筑8万8千平方米,古镇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传统民居依然保存完好。当地也利用水乡景观和红色元素发展特色旅游业。

(二)调研目的

月河古镇为例,了解乡村振兴旅游振兴的发展模式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等

二、调研过程

(一)线上调查

1.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布52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问卷调查主体包含全国各地网友。其中收集了全国网友对于月河古镇的了解程度和游玩意愿,81%的网友曾在嘉兴有过旅行的经历,97。2%外省游客部分对于月河的了解较少,但对于月河有前往游玩的意愿,对月河了解较多的大为省内网友占比19。23%,虽然除本市居民外都了解较少,但游玩意愿都较强。对于前往过月河古镇旅行的网友对于月河古镇提出了“保留古建筑”、“商业化太严重”、“停车场建设欠缺”……等等问题。

2.网友视频采访

随机抽取了一位网友进行视频采访,该网友表示自己对浙江嘉兴较为了解,有在浙江嘉兴旅行的经历,但没有前往过月河古镇,对于月河古镇的了解程度较低,但个人对于月河此类水乡古镇类型目前还没有旅行经历,在成员的介绍下网友了解了月河古镇且表示出强烈的旅行前往意愿。

(二)线下实地调研

1.走访月河街区

线下活动开展当天,团队成员初到月河古镇,首先是被大片的古镇景色吸引了目光,错落有致的房屋排列让成员仿佛踏入了清明上河图一般。月河是继嘉兴乌镇、西塘保存江南水乡特色完整的古街之一,街区内传统民居依水造势,古街深巷迂回曲折、纵横交错、小河、古桥、狭弄、原住民等原格局保存比较完整。月河古镇也利用了当地独特的水乡古镇风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乡古镇旅游业。 月河古镇也保留了许多民宅,许多居住在古镇内的年轻居民利用当地古镇景区,开展各色商业活动,也有年老的居民漫步在古镇街道中,而居民的互动也为古镇增添了生机。

2.参观文化街区

深入街区,团队成员来到了红船文化艺术展厅,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月河古镇虽然依托京杭大运河兴起,但是地处嘉兴,也受到了红船精神的影响。作为党的诞生地之一,嘉兴人民始终贯彻红船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也体现在古镇的发展当中。一条模型红船正立展前,月河利用当地党的诞生地的特性,利用纵横的水道,开展游船服务,展示、宣传红船精神,发展红船文化。同时月河也利用了苏绣文化开设特色艺术品场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游客前往,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

3.感受粽子文化

嘉兴不仅仅以红船闻名,粽子也是一大特色食品。团队成员跟随人群来到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所有来嘉兴的旅人都免不了来吃一口嘉兴的五芳斋粽子,月河也借此之名发展粽子文化。成员在参观粽子博物馆后也亲身体验了包粽子这一传统民俗,在粽子博物馆旁边有五芳斋,成员在粽子博物馆了解了粽子文化后,直接品尝到正宗的五芳斋粽子,深刻了解了粽子。据成员走访了解,五芳斋内部员工大多数都是当地居民,他们用着他们最淳朴的包粽子的手艺,不光为自己生计更是向游客不断输出着属于嘉兴月河的粽子文化!

4.了解月河

成员与月河负责管理人员学习月河的古镇旅行振兴经营方式,并分享了团队的问卷和线下调查结果,并提出了相关意见。

三、调研结果与发现

(一)现状

月河古镇虽然是嘉兴市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但对于全国人民的知名度较低,大多在当地居民内流传。随着时间推移,在古镇建设中部分古建筑样貌流失较多,商业化较严重。在商业发展的同时生态难以和谐发展。周围停车建设较匮乏。周边设施建设可以再完善。

(二)建议

1.加大宣传

顺应互联网潮流,增加通过如微博实况,小红书图文,抖音短视频等等新型的互联网宣传方式,来介绍宣传月河古镇,粽子文化,红船文化,以吸引更多游客。

2.保护古建筑

在发展水乡古镇特色旅游的同时首先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招收保安在古镇内部巡查,从根源上制止一些危害古建筑的行为。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维护,自然破坏无所避免,定期维护建筑尽可能的延长古建筑的寿命。

3.完善周边相关设施

完善停车场建设,保证游客便利,完善月河外围的围墙建设,明确设立月河的正门路标。

4.举办新型活动

依托水乡古镇特色顺应潮流开展汉服文化节,古典乐器节等活动,吸引相关兴趣人士。提高知名度。

【实践感悟】本次社会实践,我通过对月河古镇旅游振兴的实地调研,深刻了解到了现在旅游振兴的振兴方向,感受到了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带给人的力量。但同时也发现了水乡古镇旅游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如古建筑破坏等等。对于月河古镇类似的小镇,也存在许多经营宣传方面的问题。通过本次实践,我也同月河经营者进行调研反馈,了解到建设经营的不易,旅游振兴虽然直观,但后续的经营完善方面要下的功夫也是不容小觑。作为一个实践者也是游客,我也应当在自己的能力里为月河提出一些建议来促进月河未来的和谐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胡杨学子三下乡: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2023年7月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侠乡五剑客”小队前往喀什市塔县塔吉克阿巴提镇胡西纳瓦村,开展了一场以弘扬乡村“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此活动在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
关于珠溪古镇的调查研究
摘要:我国的乡村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使命,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乡村需要在组织、人才、文化、生态、产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与发展,而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需要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无人机科创课堂进乡村小学
“老师,无人机可以飞多远啊?”孝感市沉湖镇刘洲小学李卓冉问。7月17日,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组织的汉川市刘洲小学公益书院夏令营迎来开放日,为刘洲小学的学生们带来“无人机科普校园行,放飞公益梦想”科创…
访问非遗传承人,学习手艺编织技艺
郑仁菊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席编织代表性传承人,编织草席有60余年,主要编织白麻筋草席。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的“习廉风之古,育新业之林”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3日前往仲一村访问非遗传承人,学习手…
走进仲一文化礼堂,欣赏草编工艺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技艺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黄古林草席是浙江省的传统手工艺品,其编织技艺复杂,由本地农民世代相传,道道工序,环环紧扣。7月4日,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的“习廉风之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践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积极响应国家与学校号召,展现当代大学生昂扬精神面貌和志愿服务精神,6月22日至6月23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黄河入海流,家乡逐梦行团队奔赴三门峡市开展…
感悟“两弹一星”,基层调研先行
6月30日,河南科技大学青木计划—星火青年宣讲团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前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宝龙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对社区居民开展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程度、了解“两弹一星”精神途径、…
美育浸润乡村,青春聚力当时
中国青年网孝感7月13日电(通讯员王衷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为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大学生力量,7月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乡村小学公益书院,赴汉川市刘…
解锁身体秘密,呵护心灵窗口
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广州华商学院“…
中外文化融会贯通 国学经典薪火相传
以外文形式弘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中外文化深度交流,自7月8日起,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传承融通,观古鉴今”国学经典立自信——外文翻译学术实践团队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进行了中华优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