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赏柳编之美,探乡村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作者:y

柳编发轫于唐朝贞观年间,如今来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清河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编织出如诗如画的幸福生活。2023年8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清河镇,感受“中国杞柳之乡”走上乡村振兴道路的昂扬风采。

小杞柳撑起“大产业”,传承非遗在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实践队员来到清河镇巩庄村,参观了村内杞柳种植情况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杞柳闻风摇摆,在阵阵欢笑声中,一辆电动汽车缓缓驶近杞柳地。“俺在这块地里干活5年了,除了除草,俺还编柳编,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家里的地也没闲着,两份钱一起挣,现在俺家建起了小楼房,你看,俺开的这四轮电动车一万多元买的,就是为了下柳地干活方便。”杞柳种植基地的工人脸上藏不住满意的笑。“学会柳编这一行,三到五年盖楼房。”勤劳智慧的人民依植柳而生活,靠编柳而致富。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把柳编产业发展为人民致富的新业态,不仅是活态的文化传承,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捧起非遗“金饭碗”,鱼台人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指尖上增收。实践队员对鱼台柳编的发展充满信心。

传承非遗赋新色,守正创新谱新篇

“千枝掩映匠人手,柳编扎出时代新。”队员们“对话”非遗,感受传统非遗文化在时代浪潮下的“新生”。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传统柳编产品逐渐脱离时代需求,注入时代气息也成为清河镇柳编必不可少的一环。实践队员随后来到清河镇杞柳工艺品展示馆,琳琅满目的杞柳编织品一字排开,木柳合编、铁柳合编、草木合编、纸草合编,包括各种果品篮、花篮、装饰篮、纸篓、宠物篮、屏风、草垫。“这都是我们这会柳编工艺的师傅做的,工序复杂的工艺品得需要有十年以上编织经验的师傅才能完成。”清河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梅皊介绍,这些成品前期都是纯手工制作,后期再经过定型包装。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镇上定期组织培训,邀请师傅传授给心灵手巧的村民。实践队员们亲自感受了一把柳编的魅力,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扎实的技艺和充足的耐心。

非遗助力走富路,柳条“编出”富乡村

“种植杞柳喜洋洋,一亩能抵三亩粮。”改革开放以来,清河镇柳编行业发展迅猛,从原始的民间小作坊演变成颇具规模的地方支柱产业,形成了“家家种柳、人人编筐,春夏秋冬,四季不闲”的生活场景,鱼台县围绕“清河柳编”地理标志这一品牌,通过创新工艺、开发新品、延长链条、做强电商等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实践队伍走访了鲁坊工贸有限公司,了解到负责人赵耀领开始是只卖柳条的,后来他意识到如果开发杞柳编织工艺,比单纯地收柳条收入要成倍增长,现在他的产品主要供往欧洲国家。“我们清河的柳编产业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企业都需要人工,这就带动了就业,让百姓有工资拿。”在赵耀领的介绍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鱼台县柳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千年的技艺一定要走进当代生活,生活有需要人们才能去传承发展它。我们可以利用鱼台现有柳编产业链,发展鱼台县创新和创意旅游业、农业,提高鱼台柳编工业品的市场认可度,增加柳编产品的附加值,推动鱼台县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赵耀领希望,未来鱼台柳编能够注入更多青年力量,真正做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共同推进。

此次走访调研,实践队员提前查阅资料,对实践内容进行充分把握。随后走进乡村,了解杞柳的种植情况,见证了鱼台县柳编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刻的体会到柳编产业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领悟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4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问卷调查及街头采访前期准备

2018年7月22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成员很早便赶至化工大楼召开会议。……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英才辈出——东山书院

2018年7月21日,红色精神调研团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湘乡市东山书院展开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戎马一生——探访陈赓故居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两点,顶着炎炎烈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抵达了位于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的陈赓故居进行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探访齐白石纪念馆

(通讯员 陈学飞 蔡智慧)2018年7月20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探寻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及伟大人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其生平事迹。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从小……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7月19日上午,烈日当空,红色精神调研团一行来到湘潭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付出才会有回报——调查问卷发放

7月19日清晨,迎着朝阳,红色精神调研团踏上了第二次调研之途,来到了湘潭市白石公园。……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总结中前进——第三次会议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8日上午九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聚集于生食工楼召开团队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先由队员对赴湘潭市博物馆调研活动进行反馈,随后队长……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7日上午,红色精神调研团奔赴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一行人直赴三楼湘潭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访了“觉醒”、“革命”、……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广东科技学院赴汕尾海丰文化艺术下乡实践团|人才交流凝聚青春光与热,助力高质量发展
为积极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项工作,青年人才正是乡镇所急需紧缺的,对乡村振兴发展意义重大。基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鼓励各位大学生青年人才立志扎根基层,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发光发热。广…
赏柳编之美,悟乡村振兴
柳编发轫于唐朝贞观年间,如今来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清河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编织出如诗如画的幸福生活。2023年8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
南雅调研之旅
为洞察南雅镇居民生活与经济发展,推动改善生活、促进繁荣发展。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9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调研社区发展与民生问题,为地方政府…
西南石油大学缅怀先烈三下乡实践活动
没有烈士们捐躯赴国难,就没有如今的泱泱中华。2023年7月4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成都市西南石油大学的大学生组成的缅怀…
萤火之行,成就优秀
大学生网报苏州8月21日电(通讯员夏雨涵)正如夏天的阳光,支教的火热永不停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情,来到海陵区的各个社区开展有意义的暑期教…
探索南雅传统文化
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南雅镇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编箩筐这一传统工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9日踏上了一场别具意义的三下乡社会…
探寻木耳产业发展,感悟乡村振兴之道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复兴,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响应青年一代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2023年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
筑梦成长,青年先行
7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南雅村进行社会实践。(实践团与当地村委会开展座谈会)当日上午,实践团以座谈会的形式交流本次实践活…
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关心社区安全稳定
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成员怀揣对消防安全的关注和热忱,踏上了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的征程。实践团成员在该村参与了一场精彩的消防安全知…
“相遇”古人
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之一,是增强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方式。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古诗的传播、学习尤其重要。为此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披星带梦2023——星火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