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师大印记赴上海地区“师大礼赞”校友寻访团队走访高明老师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丁吉豪



高明:在人生的道路上阐述挫折与成功的意义

有这样一位老师,在经历了无数次迷茫与挫折之后,依旧坚定本心,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坚守在知识传播的一线,为爱好科学以及计算机的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科学与技术的平台。他就是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兼硕士生导师——高明。

2017年6月27日上午九点半,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师大印记赴上海地区“师大礼赞”校友寻访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的数学馆,在这里,团队采访了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高明老师。高明老师于九点半到十一点半的这两个小时中,畅谈了他的过去,畅想了他的未来。

高明老师告诉记者,当年高考失利,他便在芜湖师范专科上了大学,但他对赭山镜湖非常向往,便通过自学考试,考取了安徽师范大学的本科。在2001年毕业之后,高明老师来到了江苏工作,之后于2004年考取了安徽师范大学的硕士。

“自学考试很辛苦。”高明老师回忆起过去,一段时期内每个周末都要考试,更别提平时在工作的时候还要挤时间看书复习。在辛苦考取安师大之后,高明老师认识了他的第一位导师——郭大伟老师,郭大伟老师也是他的论文指导老师,在提起他的导师的时候,高明老师笑了笑,跟我们描述了一个严谨但又平易近人的形象。高明老师对郭大伟老师很是感激,在考取研究生之后,依旧选择他作为自己的导师。

在谈及研究领域的时候,高明老师不禁回想起了过去拼命做大量习题,做很多作业的那段时光。高明老师选择的专业是统计学,在三年理论研究过后,选择了金融和计算机的博士学位,但是考博士也不是一帆风顺,复旦的金融专业没考上,高明老师只能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做研究处理助手。然而高明老师并没有放弃,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在经历一阵学习的艰辛之后,成功拿了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学位。

“现在的成就主要归功于本科的基础。”高明老师不禁感叹道。

高明老师认为大学的知识学习对以后的研究能打下很好的基础。本科阶段可以选择一些基础性坚强的学科,虽然知识不一定记得,但是分析问题的能力会深刻地印在脑子。这给团队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很快,高明老师提到了考研方面的一些体会以及经验。

“考研还是就业不光需要根据自己兴趣,也要考虑家庭需要。如果想跟上时代节奏,终身学习是必须的,但是不一定非要读研,工作也可以学习,不能说一定要去做什么。考研可以获得好的平台、好的发展。工作也不是说不能获得好的未来,是要和自身兴趣有关,选择研究会自由一点,而工作则会拘束一点。无论哪一种,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学习就被历史的步伐甩下。”

大学生毕业,就面临了就业和创业两个选择。高明老师则对就业跟创业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就业和创业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承接关系:“国家特殊的文化导致了特殊的应用需求,如果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就去公司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认为自己的能力够了,则可以去创新为社会服务。”

而现在的高明老师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与创造,在提到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他现正在教授的专业的时候,高明老师谈了谈十多年的工作体会:“以前的码农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IT已经步入冬天,现代互联网会从开源社区吸取营养。底层东西都是自己去完成,不需购买其他公司的产品,现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也是一门交叉学科。”

采访在快结束的时候,高明老师谈到了自己的一些也在上海发展的校友们,高明老师笑着说,无论是什么职业,都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师大精神,那种积极向上、事业成功的奋斗精神。他们对学校的感情都很深,而这与师大本身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而且他们还建立了师大校友群,群名为:“赭山情 浦江缘”,对师大是非常认可的。

“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出很多杰出人才,师大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很多文化传承和好的精神。虽然排名不是太好,但这不是不努力的借口。今天以师大为荣,明天师大以我们为荣。师大精神的传承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做得越好越好,学校的明天才会越来越好。不要觉得自己从师大出来便比其他学校低一等,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最后,高明老师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希望母校蒸蒸日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好。”

在高明老师的祝福声中,采访也落下了尾声。这次的采访让所有团队成员们看到一个坚韧的灵魂和永不放弃的师大精神,愿师大精神传承不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来自华北电力大学(……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民生活环境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最新发布

用爱心点亮温暖,还景区一片绿园
山东师大学子亲视食品“不安全”
 为了能够对村民们的健康健康状况加以控制,提高村民食品安全意识,我们决定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宣讲大会…
山东师范大学下乡开展食品安全宣讲会
伴随着支教活动,今天我们同时开始了第二阶段的任务,针对食品安全开了一场主题宣讲会。…
山东师范大学支教团传播食品安全进农村
村名们都听的非常认真,而且也很活跃,积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可以看出,此次宣讲活动效果不错,能切实际帮大家解决一些问题,并对村名们的健康也有一些帮助。…
精准扶贫,他们一直在行动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最近兴起的三下乡活动可以看出政府以及群众对扶贫工作的重视。  7月6日,淮水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了白楼村,队员们跟从团委宿书记下乡做一些精准扶贫的工 …
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师大印记赴上海地区“师大礼赞”校友寻访志团队走访华是学院
六月二十九日,从芜湖到上海,12名队员,将用7天的时间,循着师大印记,探求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段段历程、段段人生。用文字抒写过去,用影象回忆现在,用共同的力量推动未来。…
贫困村落,食品安全现状堪忧
为了能够对村民们的健康健康状况加以控制,提高村民食品安全意识,我们决定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宣讲大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微爱暖郑州实践队新闻稿
  今天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微爱暖郑州社会实践队的第八天活动,今天是去到了郑州市文博广场给市民发调查问卷,了解一下他们对于交警的看法和理解。  志愿者们在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吃过早饭,经过一个小时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微爱暖郑州实践队新闻稿
  今天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微爱暖郑州实践队的第二次出去活动。今天志愿者们一起去了花园路附近的交警指挥处,协助交警叔叔指挥道路,为大家的出行提供方便。这次活动是第一天爱心活动的接力,也微明天的爱心传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微爱暖郑州第一次社会实践
是谁清扫了我们的大地,是谁不受风雨阻挡,一遍一遍地清扫着地上的垃圾,那就是辛劳环卫工人。环卫工人为了让我们的大地不受环境污染,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工作了。秋天的时候,他们更要加班,努力的扫着地上的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