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橘林开出幸福花 ——记白龙村脱贫残疾户于佑翠

来源: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者:吴垠

指导老师:唐湘岳、雷磊 文新院通讯员:吴垠

于佑翠,女,59岁,白龙村人,白龙村贫困残疾户之一。在脱贫之前,常年的低收入加之儿子患病残疾导致其成为了贫困户。但于佑翠并不甘心就这样度过余生,她说:“我既然比不上别人,那我就更不能认输,我要硬起来,才能过好日子!”。

图为采访于佑翠

于佑翠在尝试不同职业后,发现家乡的柑橘种植业正逐渐兴起,村里面也号召大家一起种植。政府对于柑橘种植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村民投身其中。然而,村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柑橘树的栽种和护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巧。村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这对于很多没有农业背景的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幸运的是,政府和一些农业公司提供了培训和指导,帮助村民们提升自己的技能。其次,柑橘种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耐心。从栽种到收获,整个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期间,村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不一定能立即获得回报。这对于许多刚刚进入柑橘种植业的村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不过,在从事柑橘种植后,村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佑翠说“以前我们家种三四亩水稻供六口人吃,一年种的粮食还不够我们吃。现在种柑橘的话,收成增多了好几倍。记得在种水稻的时候,我们吃饭都吃不饱,还得吃红薯来填肚子,红薯和大米一起才能吃饱。”

于佑翠的走上脱贫之路与她的坚韧不拔息息相关。于佑翠丈夫的父母都是双目失明。最困难那会儿,便是儿子在慈利县一中上学的时候。那时候丈夫在外打工,也勉强只够丈夫自己开支。儿子的生活费他们一家压根付不起,有时候于佑翠自己挣800,儿子得用1000,挣的钱总是赶不上儿子用的钱。

为了多挣点钱,她每天除了养护柑橘外,还会去山那边的一次性食品袋厂干活。厂子每天七点半下班,为节省开支,她总是一个人,从山弯弯里走一两个小时摸黑回家。当时农村人都不喜欢夜里走山路,怕黑,怕蛇虫。于佑翠不怕,她说:“我不怕那些,路上没有坏人,我就一点也不怕”。晚上回到家里,于佑翠也不休息,一个人跑到村窝窝里的柑橘林给柑橘打药。

图为于佑翠与丈夫满伟春

于佑翠的勤劳让她的生活有了好转,日子逐渐有了盼头。可是命运再一次捉弄这一家人。儿子身体开始出现问题,需要定时服药。于佑翠儿子不愿看到母亲如此辛苦,便决定辍学。听到这个消息,刚从衡阳打工回来的她的回来问道:“你怎么不读书了?”儿子回答说:“妈妈,你一个人供不起学费,我宁愿不读书,减轻你的负担。”这个决定让于佑翠非常气愤,但她也供不起孩子继续读书了。去学校办手续的时候,内心痛苦不已。

就这样,于佑翠的儿子也参加工作了。在之后的几年里,儿子的脊椎开始不舒服,就在打工地的医院接受治疗,花去了一两万元。经过几年的治疗,他的病情暂时缓解了,但大约七八年后,当他去河南打工时,病情再次复发,并逐渐加剧。回家后,他去县医院检查,检查无果。几年后又转去隔壁石门县医院接受检查,被确诊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成为了他所面对的无法摆脱的困境,因为无法接受命运的捉弄,儿子生病后脾气变得十分暴躁,更不愿意见人了。于佑翠每天都在夜里哭,她想不通好端端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在孩子生病之后成为重残后,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于佑翠并没有崩溃放弃,而是选择坚强地面对。她挑起生活的重担,种柑橘、打零工、过年赶集替人杀鱼宰鸡等等,她都尝试过。

图为于佑翠丈夫满伟春展示柑橘

在采访中,于佑翠提到,面对这样的困境,国家的政策然给予了她们很多帮助,减轻了她的负担。这些补贴改善了于佑翠的生活,让她有能够维持家庭生计。在采访中,她坦言,国家的政策真的很好。这些政策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她也没有选择坐吃山空,依靠政府补贴过日子。“我们日子苦,就应该比别人更努力”,于佑翠总是这么说。

柑橘种植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无数像于佑翠这样的村民们付出了无数努力和汗水。去年发生了严重的干旱情况,于佑翠从下面购买了几台柴油抽水机。使用了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成功抗旱。没有使这场干旱影响到柑橘种植的产量和质量。白天和晚上都进行抽水,购买抽水机以及相关设备花了三四千元。他们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尽心尽力地照看着每一棵柑橘树,以求秋天能有个好收成。

于佑翠和这些坚韧的橘树一样和大自然顽强抗争。将自己的要过好日子的希望托付给这片土地。于佑翠和这些橘树一样不畏严寒酷暑,橘树在她就在。随着柑橘的收获季节的到来,无数像于佑翠这样村民们满载而归,至此白龙村的处处橘林也开出了幸福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5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安农学子三下乡:探路公益普法 筑梦振兴宏图
2023年8月7日-11日,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循法觅迹典亮青春”农民工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联合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柑橘飘香美丽慈利,同舟共济美好青春
指导老师:唐湘岳、雷磊文新院通讯员:张子阳2023年7月7日至16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暑期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社会实践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洞湾村和高桥村,开展以柑橘产业为中心的社会…
安农学子三下乡:播撒法治星火 典亮基层方寸
2023年8月7日-11日,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循法觅迹典亮青春”农民工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联合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紧绷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
紧绷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为了巩固加强人们识别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知识,防止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我校安阳工学院社团指导中心“和谐社会共创建,青春聚力正当时”将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展开对防…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红书架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准备活动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红书架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准备活动人文学院徐欣益我是来自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223的徐欣益,在红书架团队的一年时间里,沉淀了不少知识,完成了许多工作,也对我们红书架团队的宗旨有…
新章实践团传承文化,弘扬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新章实践团成员栗浩栋走进长治市老顶山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热情,并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老顶山位于长治市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
爬嵩山,做宣传,工大青年扬云帆
爬嵩山,做宣传,工大青年扬云帆为了更好宣传自己的家乡,弘扬家乡的悠久历史文化。团队成员晚上九点钟到达了嵩山脚下,准备亲身攀爬嵩山来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起始于36亿年前,据2…
“追寻文物记忆,助力非遗传承”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8月1日至8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追寻文物记忆,助力非遗传承”团中央专项社会实践团在山西开展学习调研活动。“琉璃华彩,历史珍馐”介休非遗文化之旅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社会实践团队秉…
成人,成才,筑梦,宣讲资助政策——邵院法商学院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
为加大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后顾之忧,邵阳学院法商学院社会实践团走进邵阳县对河村开展以“铸人、助学、筑梦”为主题的资助政策下乡行系列活动,深入乡村宣传学生资助政策。…
【暑期“三下乡”】我院团队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传播“关爱老人”文化,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照顾、关爱老年人的重要性,2023年07月01日至08日,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赴阜阳市开展主题为“关爱孤寡老人”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调研过程中,他们经过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