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文化根脉,探秦韵非遗:动科动医学院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动物医学院 作者:冯鑫 宋鸽 孙润清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7月5日,我院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暑期实践队抵达目的地,正式开展了为期八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陕西省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4个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9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74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而宝鸡凤翔区拥有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鲜亮明丽的凤翔泥塑、古朴神秘的社火脸谱、匠心独运的木版年画等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成为当地风土人情的一部分,也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依托。本实践队选择以宝鸡市凤翔区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陆续开展实地调研、街头采访、对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实践活动。

实地调研:博物馆一览

实践期间,实践队首先针对当地的文化遗产类型、传承状况、发展现状等展开调研,先后前往中国青铜器博物馆、宝鸡民俗博物馆、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张择端故居、社火历史陈列馆参观。重点针对凤翔区凤翔泥塑、木版年画的历史由来、发展演变知识展开学习。为大致了解泥塑与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实践队成员前往泥塑第一村六营村与木版年画传承所在地南小里村进行参观。南小里村的文化传习馆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系统参观了凤翔泥塑的制作流程,实践队成员孙润青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制作泥胚,其他成员参与最后的泥塑上色。亲身体验后,孙润青表示:“在制作泥胚过程中我了解到凤翔泥塑出彩的原因,泥胚的制作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捶打直至混合均匀、数十名匠人凝聚心力才能完成最后的精品。”

7月7日下午,实践队到达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与文化馆馆长展开交流。在前期准备中,实践队针对凤翔区的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总结出了十个问题,在交流中一一向文化馆馆长请教、“凤翔泥塑与木板年画在当今时代留存,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文化馆介绍道:“当今时代创新是主流,文化遗产的发展也应当注意到这一点。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曾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包括制作泥塑相关文创,在网络平台中发展数字化文化遗产。”对比凤翔泥塑和木板年画的发展现状,馆长介绍道:“凤翔泥塑发展现状良好,木版年画由于受到现今印刷年画的冲击,发展道路受到阻碍,要想重新焕发生机需要找到新的出路。”

人物专访: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

实践队选择凤翔泥塑与木版年画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寻找他们现今的非遗传人,开展“对话非遗传承人”的采访活动。确定传承人位置后,实践队分别前往南小里村和六营村,与凤翔泥塑传承人胡锦伟、木板年画传承人邰伟伟对话。了解非遗背后的传承故事,发现非遗背后的坚守。

在对话中实践队成员发现,传承过程需要年轻人的助力、融入创新力量、顺应时代大势,才能在时代潮流中站稳脚跟。

街头采访:挖掘非遗态度

实践开始之前,实践队结合网络查询非遗知识制作线上问卷,经过半个月的填写,成员们收集到800余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问卷结果。结合问卷结果,成员们大致了解了凤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状况。

实践过程中,成员分头开展街头采访,分别采访当地游客与当地人对非遗的态度以及了解情况,制作成为调查报告,以便于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

本次实践活动经过六名成员齐心协力,于7月中旬顺利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9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伴孩子成长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助梦成长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南通大学学子返家乡:暑期安全,急救常识
为了宣传红十字会志愿精神,帮助社区老人普及夏日安全急救知识,我所在的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志愿者队伍于七月九日在朝阳路社区开展了夏日急救知识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我和其他的志愿者们收获满满,可…
绘就萤萤之火
大学生网报泰州8月8日电(通讯员宗灿)夏日里,在蓝天白云之下,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大地已换上绿装,展现出浓浓的生命力。不知哪儿来的雨水拂过水面,引起一阵阵涟漪,像是从天空落下的泪水,最后又归于…
南通大学学子返家乡:汇聚人道力量,关爱儿童之心
南通大学学子返家乡:汇聚人道力量,关爱儿童之心为了更好地宣传急救知识,让更多儿童以及老年弱势群体了解止血包扎技巧以及简单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识,7月5日,由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红十字会开展的…
以科学为桨 助力推动生物多样性的浪潮
社会实践活动是每一位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接轨通道。实践出真知,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河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传统项目——“虫之趣”科普实践团。昆虫种类占据了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重中之重,它们…
化学学院党员先锋实践队:多彩素质课程,放飞青春梦想
通讯员贾倩茹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员先锋实践队成员在8月21日—8月23日于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道的航空社区暑期梦想课堂开展志愿服务,为社区儿童带来精彩纷呈的素质课程并辅导社区儿童完成假期作业。读党史,…
萤萤之火助力梦想起航
大学生网报扬州8月29日电(通讯员谢艺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第一粒扣子”的生动比喻,强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发挥小学教育专业同学暑期社会实践…
盛夏不负初心,一路生花一路歌
7月10日晨光微照,我们“学思践悟二十大,乡村振兴灌阳行”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成员们,就满怀期待地乘上了前往灌阳县的大巴。路上,我们透过车窗看到晨光熹微中被唤醒的山水,看到朵朵白云下生机盎然的田野,看…
在“红色筑梦之旅”中传承革命精神
导语:为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传承中国革命精神,7月2日至7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暑期赴湖北省咸宁市武汉市暑期实践团走访湖北省五个红色景点:汀泗桥北伐战争遗址、首义公园、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清风护“苗”,情系夕阳红,淮师学子探访老人
当前我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我国的养老产业尚未完全成熟。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指标,全国各省市也均在“十三五”、“十四五”时期提出了发…
红色筑梦个人感悟:蒋念念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前言:我常常渴望能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所以这个夏天,我来到了“红色筑梦”。积累了阅历与视野,收获了触动和感悟。十几天的朝夕相处,不远而来的独特经历,也许这是一次灵魂的碰撞与绽放。支教故事: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