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近绿茶:九仙山旁品香茗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史诺

在寒冷的冬季,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总能带给人无尽的温暖,回味悠长。2024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新乡村新发展调研队前往日照绿茶主要产地之一——日照市五莲县丁家楼子村进行调研。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慢下来品一杯香茗,揽一缕清风般闲云野鹤的意趣似乎成了奢望,而在这个依山傍海的小村子里,我又重新找到了生活本味。这次探访不仅让我对绿茶有了深入了解,也让我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丁家楼子村地处南北交界,毗邻黄海,位于九仙山脚下,气候温和湿润且土壤中蕴含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尤为适宜绿茶生长,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靠茶为生,因此对茶叶的种植、制作等流程颇有独到的见解。

进入村子,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大片的茶田,部分茶田因冬季的来临已经罩上了蓝色塑料布用以保温。村里负责人带着我们进入茶厂,厂里悠悠茶香沁人心脾,驱散了我赶路的疲惫,扑面而来的热感也熨帖了我的心灵,我不由得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其中。村里的手工制茶师宋师傅正专注地将采摘好地茶叶进行杀青,同时熟稔地控制着铁锅的温度,他手中的茶叶上下翻滚,左右旋转,仿佛冬日精灵般,展现着惊人的生机与活力。宋师傅告诉我们,手工绿茶制作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中,杀青这一步的控制温度是最考验人的,不仅需要极高的熟练度,对制茶师的耐心也要求极高。

图为绿茶成品展示。

在茶厂里,我还亲手体验了杀青的工程,不过主要由师傅控制温度。宋师傅笑着教我,杀青需要抖闷结合,眼快手快,不然就会被炙热的锅底烫到。在不断的尝试中我领悟了其中奥妙,也对厂里的制茶师傅们心生敬意。除此以外,我们还与当地茶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分享了自己种植、制作茶叶的经验和故事,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日照绿茶的历史和文化。而通过与茶农的交流,我们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了茶产业对于当地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性。

图为茶厂整体图。

除了与村外茶商对接直售茶叶外,丁家楼子村靠着毗邻九仙山景区的优势,吸引了大量游客散户前来购买茶叶。不仅传播了茶文化,还为村子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茶叶在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饮茶文化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日照绿茶更是其中代表,它早已不只是一种饮品,更成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化进程中,手工制茶正逐渐走向没落,炒茶师傅也逐渐消失,不少茶厂已经实现制茶全流程机械化,淘汰了手工制茶,许多年轻人也不愿从事这些繁琐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我体会到手工制茶的许多内容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但手工制茶的优点决定了其不可替代性,例如:手工制茶能够制作出个性化的产品,因为它允许茶艺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操作和调整制茶过程,从而制作出独特的、具有个人风格的茶叶,消费者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因此,我认为可以考虑改进制茶工艺、提高标准化程度、加强人才培养和传承等措施,以继续传播茶文化。

这次关于日照绿茶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茶产业的重要价值。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茶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绿茶的韵味和魅力,也让茶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1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循环利用社区传 垃圾分类万户走

垃圾分类符合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唯有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才能让市民更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一支旨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翁荣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传垃圾分类,开展社区活动

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实践调研团今天集体出动,去湖州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分别进行了义卖和宣讲活动。雨后的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些…… 康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实践团队进社区,垃圾分类入人心

俞今天是7.14号,对于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队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团队即将在东柿社区和翰林世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及相关活动,展示我们…… 俞凯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讲传文明,义卖送真情

湖州市在几日暴雨的冲刷下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伴随着一缕缕的阳光我们在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举办了我们的义卖宣讲活动。在几天忙绿的前期准备下,我们终于在今天上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 李伊妮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走进东郡红树湾,共创绿色新社区

随着上海最严垃圾分类的来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调研实践团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东郡红树湾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小区里的大妈大爷、阿姨叔叔、小朋友们…… 徐徐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爱暖人心,义起同行

2019年7月6号,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随着垃圾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饱受垃圾污染之苦,因而垃圾的分类、处理、排放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 韩丽洁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翰林世家迎入垃圾分类新时尚

为了响应湖州市首创的“三站三定二进楼”分类制度体系,形成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湖州模式”,翰林世家社区特邀请求真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团于2019年7月14日举办“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 王佳颖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湖师院学生开展社区活动,宣传垃圾分类

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暑期实践活动拉开帷幕。为响应新时代垃圾分类的潮流,人文分院成立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此调研团于2019年…… 蔡婷婷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探寻泥塑魅力,绘就乡村盛景
探寻泥塑魅力,绘就乡村盛景聂家庄泥塑文化为非遗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契机,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调研队访问聂家庄泥塑之乡,从传承人口中探寻泥塑的奥秘,从…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聚焦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教育作为乡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其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和重塑乡土文化等措施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了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
时代新人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要一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深切体会时代新人带领下的新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曲阜师范大学新乡村新发展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4年1月11日来…
协助新月社区社工为民服务
我了解了社区工作和为新业态服务者设置的驿站,收获颇多,也在劳动中为人民服务,我感到自豪。此外,我还了解到社区工作者每天具体的工作。大家分工不分家,虽然有固定要做的事情,但遇到困难会互帮互助,帮…
红色耀中华,走近焦裕禄
中国青年网开封1月17日电(通讯员周晓菲)为了深入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学生自愿参加“红色耀中华,走近焦裕禄”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参观焦裕禄纪念园,感受焦…
集思广益再出发,曲师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15日电(通讯员朱全森)为充分发挥师范生、学科专业等优势,将理论所学付诸教学实践,2024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队伍“躬耕教坛铸师魂,强师筑基赋新能”团队召开…
绵绵机杼声,浓浓鲁锦情
绵绵机杼声,浓浓鲁锦情大学生网1月17日电(通讯员:汤庆菲)鲁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山东妇女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契合鲁西南地区人民淳朴实在、热情率真品格的文化产物。鲁锦制作历史悠久,工艺复…
犁牛之子耕雅韵,教院学子拓新程
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溯鲁韵儒风,育青衿雅志”实践调研团于1月12日踏入儒源文化集团,开启了一场以诗为媒的拓印实践之旅。在这场别开生面的体验中,学子们亲身感受了拓印技…
一抹靛蓝印花布,包裹浓浓沂蒙情
一抹靛蓝印花布,包裹浓浓沂蒙情大学生网临沂市1月16日电(通讯员:马敏)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手工纺织技艺中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已历经600余年的…
曲师学子三下乡:对话中国教师博物馆讲解团,探究教师文化传播新路径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16日电(通讯员王瑞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走进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展厅,最先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