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垃圾分类启新篇,绿色农村共筑梦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变废为宝”实践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0日电(通讯员 鞠文豪)。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是党中央着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全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了解党的二十大以来乡镇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设情况,曲阜师范大学“变废

为宝”社会实践队于1月17日走进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店集社区大官庄村进行寒假调研,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村庄在垃圾分类、废弃物回收利用和无公害处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分析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寻求改善方法。并通过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回收宣讲,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出努力。

实践方出真知,切身考察知情况

实践队成员们来到大官庄村进行了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践调查活动。首先队长向队员们介绍了活动放案和队伍分工,队员们分工明确、展开实地调查。分组后,队员们对大官庄村的村庄垃圾回收和分类情况进行了考察,对于每一个垃圾分类站点进行了记录,记录考察发现,大官庄村已经初步建成了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村庄的垃圾回收点数目

较少,垃圾的回收处理不及时,大批垃圾“无桶可入”,以致大批垃圾堆放在桶外,不仅影响村容村貌,破坏村庄环境,更为垃圾回收工作增添了麻烦。村庄垃圾分类点比较基础,只有简单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个分类,村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薄弱,垃圾分类知识欠缺,并没有很好的将垃圾分类落实在行动上,具体表现在垃圾桶中垃圾错放或者直接将整袋垃圾直接倒入垃圾桶内,垃圾分类的设施的使用效率较为低下。

宣传垃圾分类,共筑绿色乡村

为进一步了解村民对于垃圾回收利用的看法和了解,实践队员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村庄的居民进行了纸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村庄中居民多数为老年人而青年人较少,在垃圾分类上普遍存在认知薄弱,学习困难的情况。一名在读高中生向实践队员表示:“现在的新生代都比较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村里也经常会有人员宣传垃圾回收利用,但由于村庄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老龄人口占比高的原因,垃圾分类的宣传困难重重。”实践队员由此向村委会提出建议,应该持续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村庄老年人口占比高的现状,可以针对性的在垃圾分类的标识牌设置大量的图片标识以及色彩区分。促进老年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通过识别垃圾分类标识牌进行一定的垃圾分类行为。

接下来实践队队员向村民进行垃圾回收利用宣传并为其发放相关宣传手册。队员们向村庄村民仔细讲解垃圾回收利用的知识,并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村民,引导村民掌握垃圾回收利用的知识。村民李大爷表示:“之前的垃圾都是随便装一丢,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不懂得垃圾分类的好处,即使有人来宣传,也不爱听,实践队员们结合生活的宣传才是真正有用的宣讲。让我学到了许多垃圾分类的知识。”

落实垃圾分类,实践队员在行动

实践队员和辖区居民共同清理村庄周边的垃圾,特别打扫了村庄垃圾回收点,原本脏乱差的垃圾回收点焕然一新,实践队员还深入村民家中,帮助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借此进一步深化村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同时,帮助村民进一步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将生活中常见的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的装在一起,倒入可回收垃圾桶,实现资源回收;将废电池、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倒入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由专业人士进行特殊处理;指导村民将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粉碎后与家禽粪便混合,发酵后变成有机肥,还田肥地。按照这样的垃圾分类标准,既方便了垃圾处理人员、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次在大官庄村的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增加了实践队员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更提高了村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场化垃圾分类为全民行动,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这是一件人人身边的小事,也是一件关系社会文明水平的大事,还是一件影响中国绿色发展转型的实事。”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可以促进群众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而不管是垃圾分类投放还是收集、转运、处理各个环节,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队员们,祖国的新生代,未来的主力军,更应带头行动,用自己的青春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绿色农村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2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伴孩子成长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助梦成长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黄河土壤问题,明其危害,寻其根本
黄河流域土壤危机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土壤退化导致土地沙化、石漠化的加剧,加速了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壤肥力,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农作物产量。同时,土壤盐碱化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递阅读之火,点燃社区之光
社区图书馆在居民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它是社区居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学习机会。为发挥服务精神,深入社区生活,2024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
在乡村中寻觅教育家,赓续乡村教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通过文化振兴,培育良好,淳朴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基,以文化人,教育担此重任。而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迫切需要调查和研究的问题…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社区养老多新,深度研究实行
为贯彻习总书记强调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使命,俗语说:“百善孝为先”我于1月20日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县黄岗镇的一所养老院中对当今养老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的方式,详细地记录…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谨防电信诈骗,护佑居民平安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大家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但信息的真实性却难辨真假,社区居民们被电信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防范各类电信诈骗的意识,加大防范宣传力度,维…
优化黄河土壤,重塑母亲河形象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文明。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土壤危机已成为该地区…
醇酒系苇编,今人共守之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间非遗,挖掘胜芳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助力家乡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章续写·文化探骊”实践队队员们在指导老师赵文彬带领…
回访母校:故地重游,找寻新生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4日电(通讯员姚华锋)2024年1月24日,一批刚放寒假的大一学生怀着激动的心要回访母校,他们迫不及待地召集老友、联系老师,开启了意义非凡的母校行。再回母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宁供图重回…
溪岸名师讲堂·纪要 | 万新华:应酬与自娱—— 傅抱石晚年绘画创作的一个侧面
2023年12月8日晚,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溪岸名师讲堂”有幸邀请到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万新华老师开讲。万新华老师著有《柯九思》《风格·鉴藏·接受:关于明清书画史的…
助煤改气推进,享低碳科学生活
助煤改气推进,享低碳科学生活为了探究双碳背景下“煤改气”现状,并为“煤改气”现状分析提出对策研究,2024年1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社区青春小分队,于潍坊市顺应新时代要求,围绕乡村“煤改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