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沙坪小镇,领略湘绣之美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作者:“针上霓裳”小队

(通讯员 黄宇 易典) 1月2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子组建“针上霓裳”小队(队长:黄宇,成员:成晓谦、刘敏、易典)前往湖南省长沙市湘绣研究所及博物馆了解湘绣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并且前往国家级特色湘绣小镇——湖南省长沙市沙坪街道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共同探寻湘绣的独特美丽。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湘绣文化,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为非遗湘绣文化的宣传和发展做出贡献。

活动当天,队员们以自由参观的方式,对湘绣文化进行沉浸式的探索。在湖南湘绣研究所的一楼展厅,琳琅满目的湘绣作品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从细腻的人物绣像到富有地域特色的风景绣品,都展现出湘绣高超的技艺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几幅摆放位置特殊的湘绣作品吸引住了参观者的眼球。

(湖南湘绣博物馆中的花木兰双面绣。通讯员 易典 供图)

这是湘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双面绣。双面绣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具有相同轮廓且图案精美一致的绣品。双面绣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刺绣技术,而且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视角和审美体验。这两幅作品的摆放位置与其他靠墙摆放的作品位置不同,中心的位置更有利于让参观者欣赏其精妙之处。当队员们欣赏完这些独具匠心的绣品后,跟随着研究所人员来到了二楼展厅,对湘绣文化展开了更深的探索。

(小队成员正在湘绣绣工的指导下亲自体验简单的湘绣织法。通讯员 易典 供图)

二楼展厅是湘绣博物馆,其中记录了湘绣从历史悠久的楚汉刺绣之源,到近代刺绣技艺革新使得其兴起的历史。在参观和研究所人员讲解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了绣法的不断改进历程,绣线劈丝技艺的含义,绣稿蓝本改革的故事……此外,队员们有幸亲身体验湘绣的制作过程,亲手绣制简单图案,在专业的湘绣工作者的指导下感受湘绣的乐趣。通过实践操作,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湘绣的高超制作技巧和深邃的艺术价值,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队员正在参观湖南省湘绣博物馆中的湘绣展品。通讯员 易典 供图)

接着,小队前往下一个目标地点——有“中国湘绣之乡”美誉的沙坪街道。来到这里,队员们见到了许多湘绣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在参观工作室的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热心地为队员们介绍绣品,队员们也积极向他们提问一些有关绣品绣工的问题。随后,小队有幸采访到了湘绣绣娘和湘绣设计师,在问绣娘为什么他们会以湘绣刺绣作为自己的职业时,绣娘们回答他们大多数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手艺,并同时强调要将湘绣视为传承,而不是仅仅是一种职业。其中一位绣娘在采访时说到,湘绣作为一种古老的手艺,对技艺的要求非常高。她从小跟随母亲学习湘绣,对每一针每一线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并相信其他的非遗绣品绣工也是如此。

(小组队员正在邀请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中的游客填写问卷。通讯员 易典 供图)

在这次社会实践过程中,小队认真参观了湖南省湘绣博物馆,并来到了沙坪街道实地调研,了解了湘绣这一神奇瑰丽的楚汉刺绣悠久而又曲折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大批刺绣珍品出现在湘楚地区的艺术高度发展的繁荣景象,到明清时期潇湘女子纷纷勤习刺绣,创造出大量质朴优美又融入个性化的民间刺绣,使得绣品买卖蔚然成风的盛景,再到19世纪末技艺革新给“湘绣”兴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再到抗日战争时期湘绣一度陷入人亡艺绝的困境,最后在战火中获得新生,传承至今。湘绣的技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创新,所表达的家国情怀也越来越浓,小组成员深深地体会到正是这种在逆境中力挽狂澜,在变化中不断适应、创新,在动荡中不忘初心、牢记传承使命的匠心精神让湘绣代代相传,延绵不绝,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之后,在小队成员亲身体验湘绣的织绘过程中,湘绣绣工耐心的指导和用来制作湘绣的上好新疆蚕绒棉,又一次让小队深刻感受到技艺工人们对传承湘绣的极度用心和殷殷期盼,同时也让小队领略到这就是湘绣具有强大生命力,能够传承下去的秘诀。

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说到:“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非遗刻不容缓,更多的青年应该加入到该行列中,为文化瑰宝重新焕发生命注入鲜活的青春力量。小组将会继续在创新中保护、传承非遗的脚步,去往更多地方追溯非遗文化的源头,探寻中华文化的瑰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1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城东医院之行: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秀传统,努力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曲阜师范大学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者服务队于2024年1月12日至13日前往曲阜市城东医院探…
弘扬红色传统,引领社会风尚。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31日电(通讯员李栋杰)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一百年之余,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了加强对师生的红色文化教育…
探寻郯城非遗宝藏,揭开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
计算机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郯城非遗宝藏,揭开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近日,“激活时代春水,焕发非遗新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郯城县郯子公园。本次活动旨在让队员们深入了解郯子公园的历史文化,感受非…
生态旅游脱贫帽,乡村科技促振兴
生态旅游脱贫帽乡村科技促振兴大学生网报临沂2月6日电(通讯员王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入乡…
城镇建设政策下乡镇的变化
大学生网报东营1月21日电(通讯员王宪哲)义和镇,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沿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乡镇,曾是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相比于大城市的豪华,义和镇轻松慢节奏的生活也显得别具一格…
关于新洲家园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实践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垃圾分类是一种收利用,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例如,废纸可以再生产成新的纸张,废塑料可以再生产成新的塑料制品,废金属可以…
膳食结构优化升级,从一餐一饭做起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理念、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膳食结构也由“温饱型”向“富裕型”变迁,与之相关的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等已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
食在安心保健康,优化膳食我先行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饮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这些古话体现…
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
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为了能够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的阅历,扩大自己与社会的接触,增加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提升自身能力,以便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的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形式的变化,使自己在…
环保卫生行动有我,助力社区清新生活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环保卫生行动有我,助力社区清新生活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当代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