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赓续文脉,奋楫向前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彭翡

——关于“‘两个结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的传承模式探究”的心得体会

此次调研实践活动是围绕高校在“两个结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的传承模式探究所展开。通过高校学生在问卷的答题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及问卷所填写的答案,探究大学生对党性教育课堂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从而进行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性教育融合应着重关注的内容?”“哪种方式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性教育结合重点在哪个层次?”实践队员通过本次问卷的发放,培养了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了社会责任感,深入思考了文化传承这一课题,进一步巩固了实践队员的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队员们的学术素养。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刻地认识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的传承模式进行探究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优秀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压力,文化传承与党性教育结合程度不够充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常存在创新和实践的不足,过度依赖传统方式……大部分大学生主要侧重于课本学习,缺乏实践活动,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评判存在偏差,传统美德的观念淡薄。而在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党性原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让我们的传承方式具有多样性,更好地帮助我们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

两个结合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强调的是道德、伦理、人际关系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在探究大学生传承模式时,我们可以借助学习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养我们的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儒家思想,了解到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道德问题;同时,通过学习道家思想,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我们可以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并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在大学生传承模式探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我们问卷上所提到的:采取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迎合大学生兴趣。这些都意味着在传承模式方面的创新。同时加大党性教育课堂的宣传力度必不可少,可以增加党性专题活动或节目设置。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便是大学生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如春节晚会、中秋节庆祝活动等;可以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等;还可以加入学校的传统文化社团,与其他热爱传统文化的同学一起交流和学习。相信借由这些活动,能更好地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其丰富内涵,从而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同时,两个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操之有度。在现代社会,我们往往忽视了自然和宇宙的存在,过度追求物质和功利。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如果没有结合具体国情,生搬硬套他国模式,谋求本国发展利益,只会适得其反。在党性教育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思想引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开方式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紧密相连,使得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个人竞争,社会竞争乃至国家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妥善实践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找到适合的实践方法,挖掘融合现实生活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加以发扬光大,使传统文化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深刻地认识到其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党性教育中传承,在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条件下,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内在贯通。相互融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化,时代化注入蓬勃生机和内生动力,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化,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转变,增加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基因延续,也能够更加的丰富党性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因此,我呼吁所有的大学生都要积极地学习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指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了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1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问卷调查及街头采访前期准备

2018年7月22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成员很早便赶至化工大楼召开会议。……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英才辈出——东山书院

2018年7月21日,红色精神调研团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湘乡市东山书院展开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戎马一生——探访陈赓故居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两点,顶着炎炎烈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抵达了位于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的陈赓故居进行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探访齐白石纪念馆

(通讯员 陈学飞 蔡智慧)2018年7月20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探寻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及伟大人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其生平事迹。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从小……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7月19日上午,烈日当空,红色精神调研团一行来到湘潭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付出才会有回报——调查问卷发放

7月19日清晨,迎着朝阳,红色精神调研团踏上了第二次调研之途,来到了湘潭市白石公园。……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总结中前进——第三次会议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8日上午九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聚集于生食工楼召开团队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先由队员对赴湘潭市博物馆调研活动进行反馈,随后队长……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7日上午,红色精神调研团奔赴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一行人直赴三楼湘潭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访了“觉醒”、“革命”、……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安全心中记,防患于未然
安全是灯,点亮生命之路,安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开展安全主题教育,以提高公民的防患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为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对各地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相关调研,2024年2月6…
社区清洁活动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心系家乡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的学子们积极响应环保号召,投身到一场社区清洁行动中,为共同打造整洁宜居的居住环境贡献一己之力。这次活动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
垃圾分类不可忘,社区发展靠大家
人民日报曾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为深入了解社区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1月17日至1月18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
看韵味吕剧,弘传统之美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受到人们的忽视。吕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品吕剧,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这一宝贵的艺术形式。2月1日…
以垃圾分类的新视角打开社区治理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队员们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但是跟着这些进步到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便利,与之俱来的还有城市的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已经是现在的重大…
关爱老年人,情暖社区量血压
测血压是一项常见的医学检查项目,通过测量血压可以判断人体的血液循环状况,为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参考。2024年1月23日,生命科学学院青春献礼,星火传承实践队举办了一次测血压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刻体验到了…
“心系家乡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乡村志愿者
暖心过大年,送福进万家文明是文化的精华和航标,以文化振兴建设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目标。所以,我们应该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
关爱自闭儿童,向美好而生
关爱自闭儿童,向美好而生《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正不断攀升,患者已超1000万。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
向阳而生,拥抱美好
向阳而生,拥抱美好为了全面高效地摸清全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情况,实践队员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发放了不同的调查问卷,来自医疗机构,自闭症患者家属和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等不同群体对自闭症患者的了解与…
曲园学子三下乡:以实践探索民俗文化
中国青年网2月12日电(通讯员王腾)民俗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积累并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它包括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如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间习俗、民间传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