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西学子三下乡:踏入思源民俗乡土,感受文化发展振兴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刘晴磊

大学生网报21日电(通讯员刘晴磊为探寻了解全州风土民俗文化,引领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创新创业本领,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发展,广西师范大学“思源茂枝”实践团秉承着以探寻民俗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的理念于2月1日至2月2日来到桂林全州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了思源博物馆里保护的民俗瑰宝,对思源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有了新的思考,体会到民俗文化发展对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

桂北思源民俗博物馆位于枧塘镇珠塘村委白地头村,规划用地 6 0亩总投资8000万元,规划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古民居、文物陈列馆、古街、牌坊、古水车等五大部分,是枧塘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文化繁荣工程”重要部署引资筹建的重点项目。该馆也是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实习基地。

2月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有条不紊的地进行拍摄、采访。借助相机镜头捕捉了思源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建筑和珍品。在停车场下车后,放眼望去,给人十足的震撼,那高高昂起指向天空的马头墙、那檐角上翘气派非凡的门头、那用青石板铺就很具古香古色的巷子,都透露出这个古建筑群的独特艺术魅力穿梭其间,这一砖一瓦能让你感受到时光在倒流。触摸到这古老的青砖墙散发着民俗味的空气,让人感受到一个传统民俗建筑散发的生命力。

图为调研队员与唐以金老馆长合影 刘晴磊供图

团队成员通过采访了解了当地居民和游客对这座博物馆的真挚情感,在与当地村民和游客交流中,很多游客表示博物馆独具特色的民俗建筑,各式各样的藏品令人叹为观止,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一由位老人斥资建立的,十分愿意下次再来。其中清代水车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旁观,为了恢复农田灌溉,唐以金老馆长花费不菲,按原形重建了古老的水利工具——水车。该古水车直径达10米,为目前广西最大的水车,能灌溉农田200多亩,巍巍屹立的灌江岸边该古水车也被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水车静静地立在河边,岁月的痕迹在它的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记。木质的轮子斑驳而厚重,仿佛承载着时光的沉淀。清澈的河水从水车旁缓缓流过,微风吹拂着,荡起层层涟漪,如同音符般跳跃着,使人沉浸在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之中。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思源民俗博物馆馆长 刘晴磊 供图

团队成员走进民俗陈列馆中,馆中陈列了种类繁多的民俗文化展品,有生动形象的木雕,改革开饭初期的生活用品,水平高超的字画作品,经唐以金老馆长一一介绍,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了思源民俗文化各种载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感叹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以及背后体现的匠人精神。其中金箍棒木雕,民俗画,木雕床的精湛的工艺让人是十分钦佩,这些艺术形式传承了民俗文化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当地工匠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可见思源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二天团队成员来到了“孔子学堂”,一进门就感受到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氛围。学堂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红墙黛瓦,屋檐下挂着斑驳的灯笼,显露出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学堂内部的布局简洁而有序,正厅上悬挂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画像,他们的神情肃穆而庄重,仿佛在教导后人应如何做人处世。大厅两侧的挂着各类关于孔子名言,家训家规书画作品,字迹优美的画作展现出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禁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思源孔子学堂是以清嘉庆三年和好铺学馆为原型,是具有桂北古民居特色的学堂,是集儒家思想、家规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示范、道德讲堂、理论宣讲基地等于一体的公益性宣传教育示范基地。采访中得知,思源民俗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展览和活动,邀请民俗专家和学者分享研究成果,组织民俗体验活动和工作坊,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思源民俗博物馆是一独具特色的建筑,融合了传统民俗文化理念。特色建筑的外观设计古朴典雅,采用传统的木质结构和青瓦覆盖,彰显着浓厚的地方特色。馆中一座精美的戏台十分引人注目。戏台建筑造型优美,采用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雕梁画栋,色彩艳丽,给人一种古朴而华丽的感觉。戏台的舞台宽广,背景墙是一副博物馆的油画,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戏剧的热闹气氛和民俗文化氛围。戏台旁边的观众席由木制长凳组成,座椅舒适,安排得井然有序,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思源民俗博物馆的戏台是这座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吸引游客、体验民俗风情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到古老民俗的魅力,与历史和文化产生更加深厚的联系。

图为 思源民俗博物馆简介宣传栏 彭玲 供图

结束所有调研后,实践团及时把当天收集的对话采访材料,以及图片素材筛选整理,结合各成员对此次实践的深刻理解,以视频、新闻稿的方式,上传社交与社交媒体,希望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思源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馆长唐以金老馆长曾说:“我觉得思源民俗博物馆是一个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理应为社会做贡献。建成之后,我愿意把这一切归还给国家,成为晚辈学习古代文明和接受社会道德教育的文化基地。是一个无偿的、开放的公益事业。”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接班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团队成员呼吁广大青年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努力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展现新时代民俗文化的魅力。前往思源民俗博物馆的调研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探索,更是对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升华和彰显。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书写民俗文化时代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15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广西学子社会实践:探寻民俗文化掘时代记忆,打通经济通道启崭新征程
大学生网报2月2日讯(通讯员蒋叶菁)每个地区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记忆,而民俗博物馆正如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刻印着一方水土孕育的文化基因。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
扬州大学实践团返乡开展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文脉薪火、传递新年祥福,2月5日,由汤欣然、陈思宇、汪鸣鹤组成的返通社会实践小组前往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开展“文释旧年,诗迎新春”主题活动,为社区的孩子们上了一…
探寻非遗“簪花围”,感受千年海丝文化
为探寻福建戏曲、歌舞、书画等文化事业发展历程,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城市建设”等关系的思考,厚植历史情怀与文化担当。2024年2月25日,福建农林大学数字经济学院山海相…
大步向党走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
触摸红色基因,再创时代新篇章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力量,2024年1月18-2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大步向党走”实践队分别前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渭华起义”纪念馆和辽宁省沈阳…
寻访红色故里 探议峥嵘岁月
寻访红色故里探议峥嵘岁月为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深入探寻延安红色文化发展历程,学习革命圣地红色精神,西京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202班学生于2023年12月30日…
绿色转型促“双碳”,企业积极求发展
在当今社会,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千里同风实践队来到曲阜燕京啤酒公司,实地调研在工业绿色转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工厂的环保举措是否落实、怎样落实。…
科技照亮生活,环保引领未来
为了解当下民众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曲阜师范大学千里同风实践队于1月23日来到济宁科技馆进行访谈调研。济宁科技馆以“智慧.和谐”为展示主题,规划了儿童科学乐园、启迪智慧、文明生活、和谐未来四个主题展…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开展“曲唱百年 吴音绵长”社会实践活动
2月6日,师范学院“曲唱百年吴音绵长”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与琵琶语评弹馆,感受国家级非遗苏州评弹的艺术魅力。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的苏式建筑风格十分瞩目,成员们跟随馆内指示标记,了解著…
“趁青春·进社区”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体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响应团省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的号召,统筹校内校外共青团力量,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
广西师范大学点亮星星“三下乡”社会实践:点亮星星,照亮“孤独”
中国大学生网报桂林1月18日电(通讯员黄志强)在孤独的宇宙中,有着无数颗星星。在宇宙中他们闪烁着,绽放自己的光芒,却有些星星被黑暗和孤独的宇宙吞噬,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帮助这些“星星的孩子”使之重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