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铭记历史,扬帆新时代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郭玉锁 张凡

安徽学子三下乡:铭记历史,扬帆新时代

中国青年网7月23日电(通讯员 郭玉锁)

宏伟的蓝图呼唤崇高的精神支柱,崇高的精神则铸就辉煌的愿景。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率领亿万华夏儿女,矢志不渝地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的崇高目标。当前,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相辉映的关键时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应传承红色基因,解锁共产党人的精神密钥,从党史长河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养分,激发新时代奋进的新动能。

矗立于长江之滨的渡江战役纪念馆,犹如一座时间的灯塔,默默照耀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这里,成为了人们缅怀先烈、汲取力量的圣地,无论是家庭同行还是独自探寻,都在这片土地上共同感受那些泛黄影像与珍贵遗物背后的不朽传奇。“长江之水浩荡东流,渡江凯歌世代传扬”,历史的波涛虽汹涌,却冲刷不掉英雄的光辉足迹,正如长江之水终会见证新中国的崛起,渡江战役的炮火也掩盖不了革命胜利的灿烂光芒。

“勇者无惧,强者自强。”勇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精神标识。在渡江战役中,百万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跨越天堑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防线”,开启了南京解放的新纪元,也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终结。这场战役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璀璨展现,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勇往直前,不断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图 1(图为实践队渡江胜利纪念馆 郭玉锁 供图)

随着脚步缓缓向前,我被一股庄严而肃穆的氛围深深包围。墙面上,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与详尽的文字说明交相辉映,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引领我亲历那场波澜壮阔的战役。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藏着无数英勇无畏的身影,他们或手握钢枪,目光坚定;或挥汗如雨,筑起人墙;更有那些驾驶着简陋木船,在惊涛骇浪中奋勇向前的战士们,他们的身影虽已远去,但那份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国家的忠诚,却如同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图 2(图为实践队渡江胜利纪念馆 郭玉锁 供图)

继续深入馆内,我被一系列生动的模型、复原场景以及珍贵的文物所震撼。其中,一艘按比例缩小的渡江战船尤为引人注目,它静静地停泊在模拟的江面上,船身斑驳,却依稀可见当年战斗的痕迹。站在它面前,我仿佛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炮火声,感受到战士们勇往直前的决心与勇气。这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渡江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解说员的生动讲解,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这场战役的战略意义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新中国的重要一步。这段历史,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每一步探索中,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厚重与革命的光辉,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弦。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对过往英雄壮举的无限敬仰,也是对自我使命的深刻觉醒。

图 3(图为实践队渡江胜利纪念馆 郭玉锁 供图)

“这次参观,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与人民的幸福,所付出的难以估量的牺牲。”郭玉锁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带着几分哽咽,却异常坚定,“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奉献,用鲜血染红了胜利的旗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发扬这份宝贵精神的重任。我们要将这份感动化作前行的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不懈的奋斗去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话语间,同学们的心紧紧相连,共同许下了对未来的庄严承诺。在这一刻,他们仿佛与革命先烈们跨越时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那份传承英烈精神、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图 4(图为实践队渡江胜利纪念馆 郭玉锁 供图)

走出渡江胜利纪念馆,我心中充满了对先烈的敬仰与感激。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铭记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这样的纪念馆,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6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问卷调查及街头采访前期准备

2018年7月22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成员很早便赶至化工大楼召开会议。……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英才辈出——东山书院

2018年7月21日,红色精神调研团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湘乡市东山书院展开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戎马一生——探访陈赓故居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两点,顶着炎炎烈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抵达了位于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的陈赓故居进行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探访齐白石纪念馆

(通讯员 陈学飞 蔡智慧)2018年7月20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探寻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及伟大人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其生平事迹。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从小……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7月19日上午,烈日当空,红色精神调研团一行来到湘潭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付出才会有回报——调查问卷发放

7月19日清晨,迎着朝阳,红色精神调研团踏上了第二次调研之途,来到了湘潭市白石公园。……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总结中前进——第三次会议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8日上午九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聚集于生食工楼召开团队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先由队员对赴湘潭市博物馆调研活动进行反馈,随后队长……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7日上午,红色精神调研团奔赴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一行人直赴三楼湘潭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访了“觉醒”、“革命”、……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青春挥洒乡村,教育播种希望——“乡”约盛夏 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支教故事
青春是最宝贵的财富,当青春与乡村教育相遇,便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结出希望的果实。一支充满朝气的志愿服务队将青春挥洒在乡村的土地上,用教育为孩子们播种下希望的种子。“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南京雨花台之行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7月22日电(通讯员李广洋)为缅怀英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7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展…
现代社会学儒学,鉴古用今促发展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周公创作的五经。这些经典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基础,也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价值。在当代社会,儒家文化并非远离生活,而是深深扎根于日常之中。我们应…
志愿之心点亮乡村教育,无私奉献铸就未来希望——“乡”约盛夏 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支教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乡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更是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望。一支满怀志愿之心的服务队深入乡村,用无私的奉献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显著的改变,铸就了孩子们的未来希望。“乡”约盛夏遇…
【法学院】曲园学子三下乡:利用电商价保规则维护消费者权益
【法学院】曲园学子三下乡:探讨电商价保规则,护好“一亩三分地”中国青年网济宁8月1日电(通讯员宋小凡)截止到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已达9.04亿,电商市场规模达31.4万亿元。可以说,电商模式自…
“乡”约盛夏,非遗扎染课点燃安阳小学文化热情
在这个蝉鸣悠长的盛夏季节,“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如同一缕清风,吹进了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校园。她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敬畏,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扎染实践课,让…
遇“践”青春,安阳小学编织非遗梦
盛夏的安阳镇中心小学,被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所笼罩。“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携手这里的孩子们,用一针一线、一抹色彩,共同绘制了一幅幅生动的非遗扎染画卷。“看,这就是扎染的…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援疆推普:语言之光,照亮心灵之路
在遥远的边疆,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背景,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士地上,语言的隔阂曾一度成为阻碍民族交流与发展的壁垒。正是基于这样…
【法学院】曲园学子三下乡:无形的陷阱——虚假广告
【法学院】曲园学子三下乡:无形的陷阱——虚假广告中国青年网临沂8月1日电(通讯员王宏)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告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它们以各种形式、各种手段,传递着品牌、产品和服务的信息。然而,…
菏泽学院“红脉师承,国语有约”推普行动:以美为媒,破冰前行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23日电(通讯员:牟筱悠)在遥远的新疆阿勒泰市布尔津县,有一片被自然风光环抱的宁静村落——冲乎尔村。这里山川壮丽,民风淳朴,却因地理位置偏远,普通话的普及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一道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