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信仰之光不灭,英魂永垂不朽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作者:赵书元

安徽学子三下乡:信仰之光不灭,英魂永垂不朽

中国青年网舒城7月15日电(通讯员赵书元)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信仰,高尚道德节操,以及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2024年7月14日清晨,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实践小队,前往六安市舒城县参观舒城县烈士陵园。

舒城县烈士陵园,座落于万佛湖镇沃孜村,整个陵园占地面积16650㎡,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显得格外宁静。正逢清晨的小雨淅淅沥沥,为这片陵园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哀思。实践队员们踏着湿漉漉的石阶,怀着沉重的心情缓缓走进陵园的大门。

图为纪念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笪鸿冰 摄

走进舒城县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高耸入云的烈士纪念碑。碑身洁白如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着革命先烈的伟大与不朽。纪念碑上镌刻着“英明垂青史”几个大字,每一个字都仿佛重如千钧,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站在碑前,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庄严与肃穆,一股强烈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随着脚步的缓缓前行,我走进了陵园内的各个区域。有名烈士单体墓区、无名烈士单体墓区、无名烈士合葬墓区……每一个区域都承载着无数英烈的故事和记忆。我轻轻抚摸着墓碑上的名字,想象着他们生前的英勇与无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股暖流。这些烈士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图为陵园石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书元 摄

在陵园的中心广场,一座石碑便赫然映入眼帘。碑身正面上刻着“忠魂永驻,浩气长存”几个大字,而背面则刻有舒城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在纪念碑的四周,是牺牲的烈士们的陵墓群,共有300余座。每座墓前都立有墓碑,碑上刻有烈士的姓名、籍贯、职务和牺牲时间。字迹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清晰而坚定。实践队员们站在碑前,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这里长眠着的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人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实践队员们不由得心怀崇高的敬意,举起右手,向着沉眠在这片土地里永垂不朽的英魂们致敬。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实践队员们仔细地看着每一件展品,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先烈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为了信仰而呐喊的声音,感受到了他们面对死亡时的无畏与坚定。

图为相关历史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锦明 摄

看着眼前这无比写实的战火纷飞的轰炸场景,实践队员们看到了祖国当年的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国家衰弱,军阀割据,外敌乘机入侵瓜分利益。他们不禁想到毛主席的话:“落后就要挨打”“枪杆子里出政权”

是啊!无数个像舒城烈士陵园中的烈士一样的先辈们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才换来了我们的和平。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的和平,继续努力奋斗,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不再重演往日的悲剧。

临别陵园时,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实践队员们的心情也有些复杂。生活在象牙塔的我们平日里被保护得太好,以至于对于祖国的历史都有些遗忘。这次的参观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也激励着他们学习革命先烈们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在陵园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着如何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时刻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智慧。

首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和航标,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够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我们要像革命先烈那样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其次,我们要锤炼过硬本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只有具备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像革命先烈那样勇于担当、敢于拼搏、善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最后我们要践行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我们要像革命先烈那样把个人的利益融入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中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日志之榜样的力量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永流传,喜迎二十大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南街村的崛起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淇县大石岩红馆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伟人刘少奇的故居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甘将热血洒中华——赵一曼烈士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传承优秀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文化
2024年8月4日,“青红传承”能源实践队先后前往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青岛市博物馆与位于市南区的海军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收集与文化宣传工作。青岛市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是一座…
沂蒙情深暖人心,走访慰问送温暖 ---大学生沂蒙情协会走进沂蒙山区献爱心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号召,更深入地了解山区学子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近日,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沂蒙情协会“捐资助学燃星光,点亮乡村振兴路…
帮办代办解民忧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好,现在方便多了,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还有工作人员全程帮办。”孟阿姨高兴地在评价器上按下了“非常满意”的按钮。原来,这是政务服务e店-利民店推出的“帮办代办”便民服务,致力于…
探寻运河脉络,传承文化精髓
运河,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工程,不仅承载着货物运输的繁重任务,更是沿线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大运河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景观风貌,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科院学子“三下乡”反邪教之旅:你我同心,反邪同行
为普及广大居民对邪教的认识,增强防范邪教意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7月12日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你我同心,反邪同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在新乡宝龙广场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图为实践队成员…
一段关于成长、奋斗与责任的深刻旅程
“医脉相传”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寻访优秀校友”活动,我非常荣幸能够加入这个团队与陈璞部长面对面交流。在结束与陈璞部长的采访后,我深受触动,不仅被他的亲身经历所感染,更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
陈璞部长访谈感悟:坚韧担当点亮医学教育与成长之路
2024年6月14日,我有幸作为“医脉相传”社会实践队的一员与湖北医药学院学生工作部与武装部部长——陈璞部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深入与陈璞部长深入交流后,我的心灵被深深触动,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游博物馆: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探索的时代,大学生们纷纷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2024年8月,曲阜师范大学“筑梦巡光,薪火相传”实践小组前往博物馆参观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古代的“照相机” ——河海大学“小水滴”支教团拓印传统文化课堂
为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进孩子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小水滴”支教团在2024年7月12日于迪庄村委会开展了名为“古代的‘照相机’”的拓印传统文化课堂。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们关注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
艺术笔墨,国画新潮 ——河海大学“小水滴”支教团开展国画特色课程
为让同学们体会到水墨画的魅力,“小水滴”支教团赴金坛地区教育帮扶实践团于7月1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迪庄村村委会开展了国画特色课程。课堂开始,老师向同学们教授了毛笔的执笔方法,为之后的国画绘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