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文化根脉,汲取闽人智慧,擦亮德化“千年瓷都”文化名片

来源: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 作者:张智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7月4日至6日,设计与创意学院组织26名师生前往泉州德化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古窑遗址、陶瓷展馆,对话陶艺匠人、传承人,走访实践基地、企业等方式,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保护传承有力有序,在寻根溯源中坚定文化自信

历经千年璀璨,散落在祖国大江南北的瓷器古窑址,是活着的古老文明,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审美与价值观。实践队一行走进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太平宫窑址,了解“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历史和古人对窑炉、烧制、瓷塑等技术的执着追求。

屈斗宫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瓷窑类的世界遗产。屈斗宫遗址,这座宋元时期的陶瓷瑰宝,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窑炉的残垣断壁仿佛是历史的书页,记载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汗水。随着讲解员的解说,实践队员仿佛穿越时光,亲眼目睹了当年熊熊窑火和忙碌的制瓷场景。

太平宫窑是北宋时期的窑址,其制瓷史跨越宋、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六大时期,具有悠久制瓷历史与深厚陶瓷文化底蕴,是当地唯一历经千年仍然遵循古法柴烧的龙窑,更是世界遗产德化窑的活化石。放眼望去,古窑依山而建、斜卧似龙,满是历史烙印。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 展现了德化县古今瓷器的发展面貌和伟大成就。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则展示了德化窑在宋元时期的陶瓷生产工艺、艺术特征、贸易状况及其人文内涵。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师生通过实物展品、图片、模型和场景展示,沿着历史的足迹,了解德化陶瓷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历史时期陶瓷技艺的特点与演变,认识德化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体悟瓷都人民勤劳智慧与开拓创新精神。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师生还深入了解了当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实践队师生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精神,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以青春之力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创意出新出彩,在守正创新中唤醒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曾两次来到德化,并作出“紧紧抓住陶瓷这一支柱产业,结构调整要围绕特色来优化”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德化县牢记嘱托,实施“陶瓷+”“文化+”“创新+”行动,涌现出一大批技艺精湛、守正创新的陶瓷雕塑匠人,也呈现出新质生产力在福建这片热土上的生动实践。

实践队一行走进连紫华大师作品博物馆,欣赏其突破物质材料对德化瓷塑艺术的限制而研究出的“极彩”陶瓷装饰技法作品,感悟其传统技法融合现代审美、不断创新改良的工匠精神。

在龙鹏艺术馆,实践队不仅直观感受到传统陶瓷的原生质感与现代审美的新形式相互碰撞,两个展区分别看到了许多明清时期珍贵的陶瓷艺术品、当代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当代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以及现代陶瓷家居用品。据了解,龙鹏艺术馆还成为了本土陶瓷艺术与国内外优秀艺术家交流创作的平台,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交流与融合,让德化瓷的艺术魅力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在德化陶瓷龙头企业陆升集团,实践队师生看到5G智慧工厂引领德化瓷从“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身。步入其产品售卖展厅,琳琅满目的陶瓷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从精致的茶具到实用的餐具,每一件作品都透露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在印花生产车间和5G自动生产车间,则是另一番景象: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机器手臂灵活地操作着,从原料处理到成型、上釉、烧制,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精准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校地共建走深走实,在交流合作中探索文化共识

陶瓷产业是德化的支柱性产业。产业要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德化扎实推进“政校企”三方合作,积极打造就业创业平台,位于瓷谷仙境的“三创园”就是当地推动泉州工艺美术学院联合浔中镇共同打造的创业创新创优平台,吸引了来自省内外陶艺专业的众多大学毕业生前来创作创业。

实践队一行来到泉州工艺美院三创园大学生陶瓷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开展校地合作签约共建、授牌仪式,并围绕人才培育、就业创业、创新实践等方面座谈交流。实践队师生还走访了三创园区陶艺工作坊、柴烧工作室等,实践队师生在此感受当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年轻创客们的匠心与热情。

实践队一行还来到了德化县瓷艺城实践调研,走访校友企业,开展教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我院2017届艺术设计学专业毕业生连建彬,毕业后返乡创业,结合德化县丰富的陶瓷文化底蕴,用艺术和创意设计“中国白瓷伴手礼”,助力弘扬发展陶瓷文化。学院院长孟昭洋为其授予“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牌匾,希望后续能够共同探索教学实践新思路,拓宽就业渠道,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文旅融合见力见效,在转化发展中注入文化动力

近年来,福建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打造了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面向全省遴选设立了86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就包括了德化县顺美陶瓷文化世界。

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曾在访谈中表示,集团遵循“晋江经验”的引领,用陶瓷对外释放文化自信心。2013年,顺美公司从陶瓷外贸型企业向文旅产业转型,把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打造成集陶瓷文化体验、创作体验、观光工厂和研学教育为一体的大型陶瓷文化旅游综合体,“做出来”“摆出来”“传出去”让来自世界的各地客户、客人更真切地感觉到德化陶瓷文化的魅力。实践队师生在研学中感悟顺美集团用小写的“china”文化讲好大写的“China”故事。

实践队师生在讲解人员的引导下,了解千年德化的“海丝印记”以及今日接续的“顺美传承”,领略陶瓷产业的焕然新机与创新蓝图。师生还通过实物、文字记录着历代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陶瓷,展现了“中国白”“德化陶”的工艺发展脉络及德化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据了解,在始建于宋元时期的“世界文化遗产”尾林窑址中,就曾发现大量印有“顺美”字号的青花瓷器。

“匠从八方来,器从天下走。”千年窑火,孕育瑰丽陶瓷文化;碧海丝路,远播璀璨中华文明。在“千年瓷都”德化的3天时间里,实践队师生从古窑址到陶瓷博物馆,从柴烧工作室到现代企业展馆,深入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后续,实践队师生将结合专业所学,助力推动保护、传承和发展陶瓷文化,助力擦亮德化“千年瓷都”文化名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52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伴孩子成长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助梦成长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能够暂时放下城市的喧嚣,踏上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去偏远的乡村支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迁徙,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飞跃。回望那段在山村小学度过的日子,每…
关于科普教育调研的心得
在大二下学期的暑假中,很开心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2024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也提升了一定能力,同时也有了许多感悟。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时代,科普教…
爱心传递,志愿服务温暖琅琊山
2024年7月15日,在风景秀丽的琅琊山附近的君家酒店,一场充满爱心与温暖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图为7月15日团队实践成员为实践合照。郭成晨摄在本次志愿服务中,团队成员积极投入,热情奉献,以实际行动展现…
杏林学子探花田,西红花海赋新篇
为深入了解中药材种植园的发展现状,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发展成就观察团”深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前路乡,探访当地产业——西红花养生园,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
湖北学子三下乡: 罗田甜柿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作者翟明源)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的甜柿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以其自然脱涩、皮薄肉厚、甜脆可口的特点,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罗田县立足甜柿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甜柿产业发展,同时,罗田县还积极探索甜…
电气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英魂,传承红色精神
受电气学院的号召,这次社会实践选择在渡江战役纪念馆进行。这场战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和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所孕育的渡江精神,以“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柿乡罗田,助农业发展
(作者翟明源)在人民意愿与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农村地区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政府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旨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同时…
三下乡|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边疆绽放“石榴红”
为了亲身体验和观察多民族聚居的社会生态,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石榴红边疆”民族团结实践团深入边疆地区,于7月16日~7月23日,在学院老师与当地政府的指导协助下,…
“仰看齐俯接地气,乡村振兴有活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开展
2024“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动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大学生对乡村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青年学子的乡村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电气学院梅花园社区社会实践
2024年7月11日,我院与花山区社区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之赴梅花园社区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学思践悟担使命,实行笃干建新功”主题宣讲活动,采用寓教于乐模式,向中小学生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方针。实践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