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赤子丹心照日月,英雄肝胆映山河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刘根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历史在光与影之间变化,时代的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保家卫国的责任充盈于普通的生命,熔铸于中国的历史年轮,没有人天生英勇,但总有人选择无畏,一代代平凡人挺身而出铸就了中华民族脊梁。

为深入学习新时代英雄观,了解革命英雄事迹,赓续英雄之志,续写时代华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来到蚌埠市南山公园,踏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精神。

瞻仰纪念碑,哀思祭忠魂

南山公园,位于蚌埠市中心,始建于1927年,民国18年(1929)年,安徽省政府代理主席方振武,在山上建立纪念碑,纪念当年在南山阻击清军牺牲的160名淮上军,将南山开辟为公园。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场所,更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团队进入公园率先来到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矗立于历史长河中,承载着艰难的时刻。它无言地诉说着抗战的壮丽画卷,展示着无畏的精神。纪念碑高耸入云,象征着我们不朽的勇气。每一方石碑,镌刻着无数英雄的名字,他们用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在这庄严的场所,团队成员仿佛来到风雨如晦的年代,看到无数革命先辈高擎信仰的火炬,义无反顾地踏上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征途,切身体会到民族危亡之际,革命先烈们如何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

纪念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激励着后世之人永不言败,从容面对未来的艰难与挑战。团队成员怀着崇高的敬意向纪念碑默哀致意,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读史遇英烈,山河皆动容

南山公园见证了蚌埠的发展成长,也见证了蚌埠沧海桑田的变化,被称为蚌埠的母亲山。为了恢复南山公园历史风貌,蚌埠市政府于2001年重建了纪念牌。并在其基座上雕刻了淮上军的光辉历程和英勇事迹。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淮上军起义过程中,有88名指战员壮烈殉国。他们的牺牲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山上修建了修建了淮上军纪念碑廊。

在此长眠的还有张汇滔烈士,他是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功臣,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助手。1911年在寿州发动起义,先后光复了二十三个州县,促成安微独立,为辛亥革命立下了不朽巧勋,但在1920年被刺客暗杀身亡。

与之相邻的是杨兆成烈士,一位安徽怀宁的贫苦农民之子,成长为革命人士,作为中共安庆特别支部书记,他领导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斗争。1926年,因参与兵运工作被捕,在蚌埠小南山英勇就义,年仅24岁。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无数的革命烈士事迹感动了团队每一位,时间冲逝不淡人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正是因为他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用自己的血肉铸成了钢铁长城,才有后世之昌盛,

众心向红旗,未来更可期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随后,团队成员在南山公园内对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地群众对南山公园烈士事迹及津浦铁路纪念碑红色文化知晓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蚌埠市当地对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十分重视,各年龄段对本地红色文化了解程度深,这得益于蚌埠市中小学定期开展研学活动瞻仰烈士纪念碑,学习红色事迹,此外社区及社会组织多向发力,充分挖掘蚌埠市红色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散步的马奶奶表示,“南山公园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鼓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没有先辈的牺牲就没有咱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当风霜成为过往,当沧海变为桑田,也许岁月的黄沙会埋没曾经的风华,但历史因铭记而永恒,全体中华儿女不会忘记在斗争中奋斗的革命先辈。通过此次南山公园调研,社会实践队员深刻领悟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坚定了爱党爱国的信念,培养了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从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俯瞰下去,每一个人是那么渺小,但涓涓细流也可汇成汪洋大海,团队将会继续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淮河大地,以青年之声拓展革命文化的广度,以青春之姿,传承红色薪火!

(通讯员 刘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5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合工大学子赴灵璧县探索灵璧特色乡村食用菌品牌,助力打造乡村产业体系
合工大学子探索灵璧特色乡村食用菌品牌,助力打造乡村产业体系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各地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让乡村“土”味香飘更远。2024年7月8日到12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暑期三下…
走进普通群众家庭,让美好家风代代传承
走进普通群众家庭,让美好家风代代传承乡村振兴走基层,“星”希望社会实践团队与三十头社区联合举办的家风系列三下乡活动在三十头社区成功举办。2024年6月26日至7月4日,一群激情澎湃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志愿…
中国医师节|人文学院学子赴附属省立医院 开展“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慰问演出活动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之际,人文学院师生前往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为医护人员带来音乐演出,送上节日祝福。本次活动由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团委、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医务社工…
桃乌之旅——穿越时光,感受轨迹余温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行之”八月,夏日骄阳炙烤着江淮大地,我跟随着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轨迹红影,信仰青途”团队奔赴蚌埠市开展津浦铁路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这次实践,不仅让…
树清正家风,扬浩然国风——家风文化进社区
为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激发和提升下一代青年对家风的兴趣和了解,2024年6月26日至7月4日,安徽中医药大学“星”希望社会实践队前往安徽省合肥市三十头社区,开展了的家风文化宣传活动,围…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科技体育实践队赴马鞍山科技馆科技实践
电气学子三下乡:科技引领,实践铸就为增强实践能力,了解跨专业学科知识和前沿科技成果,2024年7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科技创新社会实践队前往马鞍山市科技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讯员:王子谕)…
青伴夕阳行,温情守护银龄老人
青伴夕阳行,温情守护银龄老人在“青伴夕阳”志愿服务团队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团队怀揣着对社会的责任与对老人的关爱,于2024年8月20日前往阿拉尔市银龄公寓开展“守护银龄老人”的三下乡之旅。这不仅是一场简…
绿色监测技能培训,赋能湿地环境保护
历经4个月的精心筹备与积淀,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于8月15日前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监测活动。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落点,长江生态…
安徽师大三下乡:寻迹铁轨之上,凝聚奋进力量
(本网讯:刘根)“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内心感悟时代脉搏”,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轨迹红影,信仰青途”——津浦铁路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调研实践团队于8月6日赴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开展实践调研,踏寻红…
“老有所依,爱暖夕阳”--河海大学地学院助老实践团开展实地服务交流与调研 助力老年产业振
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地学院“老有所依,爱暖夕阳”南京公益服务实践团积极深入乡村、敬老院开展了一系列健康监测、交流及调研活动,做好老年产业的调查研究。深入古乡村,探访居家老人,做好健康监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