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护信仰之光:追寻马克思银像的红色之旅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赵响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我有幸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员,于2024年7月16日踏上了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龙川村的征程。而此次我们前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深度挖掘并记录梅氏家族三代接力守护马克思银像的感人故事,亲身走进曾经梅氏三代人守护银像的地方,开启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加以了解、学习和调研,以此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践行立德树人之本。

旌德,这片皖南腹地的土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革命记忆。自梅大栋老先生起,梅氏家族便肩负起守护共产国际赠予中共中央的马克思银像的重任。这份守护不仅是对一件珍贵文物的维护,更是家族荣誉与历史使命的象征,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

在出发之前,我便搜寻了资料,在众多报道中了解到此次我们所进行实地调研的对象是多么伟大而又平凡,伟大在于20世纪初的梅氏家族用生命守护了马克思银像,在于梅氏三代人的代代守护与传承,而平凡也蕴藏于此,平凡人的身份,平凡的生活,守护银像的日子年年如此,似乎银像已经变成了家中的一份子,他们是如此伟大而又平凡。

梅大栋(左二)与母亲宋坤荣(左三)生前最后一张合影 资料图片

首站,我们来到了旌德县烈士陵园。当我真真切切的在现场走进烈士陵园时,心里止不住涌上一股心痛和敬畏。在庄重与肃穆的中,我们静默站立于烈士墓前,深切缅怀那些为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的英勇事迹坚定了我们青年学子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激发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国家建设的责任感。

图为实践队员在纪念碑面前缅怀先烈 通讯员 陈梦昕 摄

接着,我们深入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旧址。这里是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发源地,蕴含的历史价值与革命精神触动了每位参观者的心灵。梅氏后人梅旌俊先生带着我们参观并给我们展开了深度的讲解,这也进一步增添了我对于梅氏三代人守护的故事的了解和敬佩。通过实地走访与史料研读,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梅大栋、梅大梁先生为维护农民百姓的利益而顶着风险免费开夜校,教授农民新思想新文化,将革命的信念点燃在皖南,推动农民翻身起来把歌唱,而且为深刻理解了补习学校在传播革命思想、组织农民运动中的关键作用,感受到了革命前辈在逆境中坚守信念、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

图为梅旌俊先生为实践队员进行讲解革命事迹 通讯员 陈梦昕 摄

随后,我们造访了梅大栋与梅大梁的故居。在这里,我们有幸拜访了梅氏后人——梅春平与梅旌俊。他们亲口向我们讲述了这尊银像背后的历史与家族的守护历程。从梅大栋先生的勇敢带回,到每一代梅家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坚守与付出,每一言每一语都饱含着对信仰的坚定和对历史的尊重。梅氏家族成员的深情回忆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一件文物的保护,更是一份对信仰的坚守和传承。

图为实践团队与梅氏后人梅春平(左)梅旌俊(右)在梅氏故居合影 通讯员 赵响 摄

下午,我们去观看了电影《六号银像》,这是让我感触最深的环节。官方采用电影的艺术性表达方式向我们呈现了当年梅氏三代人用生命守护银像的感人故事。影片中,梅大栋携带马克思银像返回家乡,随后在旌德建立中共皖南第一个党支部,领导农民运动的情节尤为震撼人心。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信仰不屈不挠力量的展现。电影将我一同带到了充满挑战与艰辛的革命年代,让我体悟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传承,让我觉得这并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电影,更是一种革命精神与信念的传承,是对未来信念的坚定展望。

图为实践队员观影结束后在海报前的合影 通讯员 赵响 摄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度追寻,更是一堂生动的现场教学课。“马克思银像”的守护故事是对信仰忠诚的深刻诠释,也是“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探索。

梅氏三代人守护的这座来到中国近百年的马克思银像,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皖南革命的星星之火,更见证了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我们将以此次旌德之行所汲取的红色营养为动力,将梅氏家族三代守护“马克思银像”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化作行动指南。

供稿人 赵响

指导教师 郭州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1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三下乡·青春行丨沧海拾遗,勇立潮头
(图为常州大学机械学院沧澜探航队参观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留影)今年的7月11日,我们迎来了我国第20个中国航海日,一个纪念与反思中国航海历史的特殊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机械学院“沧澜探险”社会实践小…
青春筑梦,绿动未来 —— “玄鸟”调研实践团暑期实践纪实
为了深入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提升公众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与参与度,进而推动社会各界共同为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目标贡献力量,“玄鸟”调研实践团满怀对绿色未来的憧憬,踏上了一场重要旅程。…
广东医科大学“规航”志愿服务队进驻湛江遂溪,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
本月,广东医科大学“规航”志愿服务队作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突击队,奔赴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据悉,学校与界炮镇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志愿服务队精心…
周至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焦点。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陕西省的周至县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一、周至县乡村…
情系宿松民俗乡韵,传承非遗文化之旅
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文化繁荣振兴。2024年8月,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情系乡韵”社会实践团队在研究生辅导员王琳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
传承红色基因:在旌德的革命精神之旅
在深邃的皖南腹地,有一片沐浴着革命历史光辉的土地——旌德。这里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者,也孕育了无数英勇无畏的革命先驱。2024年7月16日,我有幸成为合肥工业大学“旌德梅氏三代守护‘马克思银像’事…
穿越时空隧道,共绘红旗渠精神新篇章
近日,“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踏入了红旗渠纪念馆的大门,心中涌动着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无限敬仰与向往。纪念馆内,时光仿佛凝固,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实物展品,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改天换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赴周至县新型技术乡村振兴促进团实践总结
一、引言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周至县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充分利用新型技术手段,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富裕为目标,积极展开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改革实践。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周…
西安周至县打造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周至县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发展路。通过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优质农产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周至县成功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了从“藤蔓上长出黄金果”到“社…
青岛农大学子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的青春实践者
文章导读: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串”起革命幸福路“葡”写振兴新篇章实践团助推葡萄产业精细化发展,促进当地农业与食品企业融合。“深入田间地头体悟调研、置身食品企业探访产业振兴、走进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