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陕西国防学院:探寻非遗之美,激活传承密码

来源: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作者:段聪影 郑函玉

2024年7月10日~7月20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乡”约盛夏,“耕”彩非遗项目传承实践团赴西安市鄠邑区东韩村和娄敬庵村,开展以“非遗传承”为主题的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和志愿三下乡行动双结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致力让非遗“活”起来,让IP“亮”起来。

提炼非遗符号,打造文化记忆

实践团队在东韩村委会成员王影超同志和娄敬庵村委会成员赵军民同志带领下走进东韩村和娄敬庵村,走访调研了两村居民,倾听他们对本村非遗项目了解程度、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见解,并深入了解了两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

在走访调查中,众多居民表示许多非遗技艺依赖于老一辈传承人的精湛手艺和深厚经验,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宝贵的传承人逐渐步入高龄,而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兴趣和投入却相对不足。这导致了非遗技艺传承的断层风险加剧,许多独特的技艺可能因无人继承而面临失传的危险。

当谈及非遗保护等方面时,有居民则表示,部分非遗项目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的亮点,其他更多的非遗项目则因缺乏宣传和推广,长期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带。

为确保更多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地宣传和推广。团队建立详细的非遗项目档案资料,包括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提炼非遗符号,打造文化记忆,以便于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教育。

盘活地方特色资源,构建非遗项目景观

实践团在赵军民的带领下,参观素有“天下第二十五福地”之美誉的娄敬庵,赵军民讲解了娄敬庵的历史背景以及娄敬的生平故事,实践团队更近一步了解到了这一段历史。娄敬庵不仅是娄敬晚年隐居的地方,也是后人纪念他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娄敬的生平事迹和卓越贡献,是西汉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南有化羊庙,北有娄敬庵,中国道教祖师李耳骑青牛由楚入秦,去楼观讲经在此避暑数日,实属一块风水宝地。娄敬庵把道教文化和庙宇建筑紧密结合,把有关老子在此避暑的故事,融合于“宫”字形建筑群布局之中。

团队拜访当地书法传承人赵志坚大师,赵老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书法工作室并为团队题字赠送墨宝,赵老在宣纸上将草书的刚健遒劲,行书的灵动婉转展现得淋漓尽致。赵老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深刻领会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在欣赏到优秀作品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中国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

在赵军民的带领下,拜访剪纸匠人赵根民,赵根民大师7岁开始学习剪纸,从事剪纸近50年,代表作品涵盖了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形态各异的花鸟鱼虫,耳熟能详的人物作品等,其中《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堪称一绝!通过赵老师的讲述得知,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线条的流畅度和紧密度,稍不留意就会破坏作品的完整性。但是,完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耗时长、要求高、回报低,长期创作影响视力,很少有年轻人能够坚持下来,这也导致非遗的传承受到了阻碍。

实践团队拜访农民画家王乃良,王乃良老师热情接待团队成员到工作室进行观摩,深情地讲解了代表画创作的心理历程,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认识、了解农民画,让农民画这一非遗项目能够走进大、中、小学校园,为中国美育事业做贡献,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

实践团队志愿为赵根民老师设计、改造剪纸工作室,设计剪纸文创系列产品等,创新非遗项目的展示方式,以现代数字技术打造非遗项目景观,调动了高校志愿者、文化工作者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建立了长效的志愿服务机制,以文化凝聚力推动非遗传承。

团队将依托当地的非遗项目、民俗文化,营造“半诗意 半烟火”的理想环境,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非遗项目、民俗文化中,使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宜游,增强大家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文化传承理念,促进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通过调动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人才的领头作用,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非遗美育”课堂,激活传承密码

团队在娄敬庵村、东韩村开展“非遗美育”课堂系列活动,通过在青少年中开展“一块布料的艺术”——丝巾变汉服、“华丽的转身”漆扇DIY、艺术剪纸小课堂、儿童绘制巨幅农民画、一起学秦腔等美育主题活动,激活非遗传承密码,推动非遗的保护性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小传承人在实践活动的同时领悟非遗项目文化符号的含义,在审美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对非遗项目的记忆认同,提升大国文化自信。

授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文化符号落地生花

实践团队通过参观东韩村家风馆,到访鄠邑区关工委办公室,将思想上的肯定转化成为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行动,为东韩村授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依托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提升本地村民的旅游服务技能和文化传承意识,将乡土文化情感、文化行为植入综合实践活动,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助力乡村文化符号落地生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0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弘扬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弘扬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小组于七月15日到达水阳镇并进行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弘扬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在七月15日的上午,我们与乡村社区人员进行对接,工作人员非…
爱心传递无界限,温暖义诊进基层
为进一步提高特殊人群健康意识,7月8日,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聆听新声”听障帮扶志愿服务团队在乐清市白石街道残疾人之家开展“健康护航,温暖相伴”…
品过世界,更爱中国——张裕葡萄酒文化体验馆
八月份,我们一队人到了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终点站——张裕葡萄酒文化体验馆,深入了解了张裕企业文化,体验张裕龙谕葡萄酒的独特魅力,提升对葡萄酒文化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观看张裕企业文化介绍的视…
重电“智慧旅行家”三下乡:筑梦青春,用心下乡
大学生云报7月9日电(通讯员钟瑜张思楠张金平)在炎炎夏日的照耀下,重电“智慧旅行家”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2024年7月9日踏上了深入乡村、服务基层的征途。他们带着知识、技能与满腔热情,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活动:情暖空巢老人,共筑美丽乡村
夏日炎炎,一群充满朝气与爱心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的征途,心中怀揣着给那里的空巢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的使命。本次“三下乡”活动由西南石油大学学生组织发起,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为乡村的空巢老…
情缘山东,讲中国故事
情缘山东,讲好中国故事一、引言讲好中国故事,是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举措。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在山东实地调研和亲身参与,深入了…
广西三下乡|广西师范大学“龙魂舞韵”实践团到六塘镇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六塘八龙的情况,针对六塘八龙发展过程中的地域文化分析深入探索与记录,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龙魂舞韵”团队于2024年7月31日来到桂林市六塘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
身向“云山”那畔行
当机遇与挑战出现在面前时,你会如何把握?是安稳地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暑假,还是踏入从未涉足的领域?而立之年,尚未看倦诗书,走倦天涯,岂能如蜉蝣般朝生暮死?人生在于行路,《行书》曰:“行路不难,难…
“曦光映照耀前行 福韵悠悠延长情“——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曦福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曦光映照耀前行福韵悠悠延长情“——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曦福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者/邓智为郑诗瑜指导老师/王云陈楠楠实践队队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百年土楼历史,将三层的同心圆建筑徐徐展现在直播区的…
素手剪,沉心纸
2024年8月20日,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瑞昌实践行,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来到了江西省瑞昌市。大学生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走出校园,来到瑞昌,探索剪纸为这片土地带来的色彩与活力。瑞昌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