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鲁中抗战展览馆,汲取奋进力量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梦晨

2025年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的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开展了一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抗战精神的实践活动。

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作为山东省唯一全面展现鲁中区全民抗战的综合性场馆,是那段波澜壮阔抗战历史的生动见证者。它以独特视角,全景式呈现鲁中地区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及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彰显了鲁中党政军民在抗战中不可磨灭的功绩。

实践队队员们踏入展览馆,便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所笼罩。他们首先来到英烈长廊,驻足凝视那镌刻着9430名鲁中抗战烈士名字的长廊,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英勇无畏的故事,队员们在心中默默致敬,深刻体会到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认真聆听讲解员对展品的讲解,从一张张记录着历史瞬间的珍贵照片,到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文物,再到逼真还原的战争模拟场景,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着当年抗战的艰难与伟大。队员小王在看到一幅描绘军民齐心修筑防御工事的老照片时,不禁感叹:“这张照片太震撼了,能真切感受到当年军民一心、共御外敌的坚定信念。”

为了挖掘展览馆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实践队队员们在展览馆内外积极开展路人采访。在展览馆门口,队员们遇到了一群来自附近学校的学生,其中一位学生兴奋地说:“以前只在课本上学过抗战历史,来到这里感觉更真实了,那些英雄们太了不起了,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勇敢。”一位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表示:“这个展览馆对本地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它是我们城市的精神坐标,时刻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不断奋斗。”一位来旅游的退休教师更是语重心长地说:“鲁中抗战历史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段历史,希望年轻人能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组织了一场简短的交流分享会。一位队员激动地说:“这次参观让我对历史有了全新认识,抗战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力量,激励着我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队员小陈也表示:“采访路人让我看到了不同人群对这段历史的重视和感悟,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我们有责任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此次参观活动对忆昔启今实践队的队员们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长与收获。从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发,到对历史使命的深刻领悟,再到红色精神的传承与担当,队员们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新的升华。忆昔启今实践队指导老师强调:“这次实践活动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希望同学们能将从历史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新时代践行使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鲁中抗战历史,更通过与路人的互动,让抗战精神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传播。未来,队员们将带着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使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4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山西师范大学绿色先锋队:寻访环保家园,探忆生态山西
2025年1月20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的成员前往湖南省茶陵县某小区罗慈娇奶奶家中进行“美丽中国,生态山西”环保人物寻访社会实践的访谈,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寻找和关注那些在环保领域做出杰出…
走进临沂博物 探寻历史脉络
2025年2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走进临沂市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充满意义的文化探索之旅。此次参观旨在让队员们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汲取知识养分,提升文化素养,同时通过与路人互动,传播文化理念…
电气学子返家乡:移动科普进社区,知识传递暖人心
电气学子返家乡:移动科普进社区,知识传递暖人心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然而,尽管科技无处不在,对于许多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
探寻鲁中抗战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2025年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满怀崇敬之情,踏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的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开启了一场探寻红色足迹、传承抗战精神的难忘之旅。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成为山东…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宣传:入校弘扬,校韵共传
2月4号,安徽工业大学“入校弘扬,校韵共传”宣讲团队的张新泽同学重返母校合肥九中,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安徽工业大学宣传活动,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关于大学生活与学习政策的全面解读。(图为张新泽为学生介绍…
山东科技大学“不负青山”团队赴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参观学习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不负青山”团队前往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当地在矿区治理、土地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先进经验。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团队成员提升专业素养,拓宽视野,为即将开…
河海大学调研团走进常州瞿秋白纪念馆
2025年1月5日,河海大学瞿秋白调研团一行来到常州瞿秋白纪念馆开展调研活动,旨在深入挖掘瞿秋白烈士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河海大学瞿秋白调研团走进常州瞿秋白…
寒假三下乡活动
在这个寒风凛冽、冰霜彻骨的寒假,当多数同龄人尚沉醉于假期的闲适与温馨之中时,淮北师范大学的大二学生李文浩却以别样的姿态拥抱了这个假期——他毅然投身于安徽省鲖城镇耿庄村委会,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
青年学子热情参与,共绘风筝文创新篇章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号召,于2025年1月17日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青年学子热情参与,共绘风筝文创新篇章”为主题的社…
乡韵新程:聚焦家乡冯家庙村发展
2025年1月26号,一群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回到四川省石桥镇冯家庙村,以青春之力投身家乡建设。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户,参与村务管理,用专业知识与热情为这座古朴村庄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