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索文化之根,绘制发展蓝图——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雷州市四海村调研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黄诗晴

探索文化之根,绘制发展蓝图——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雷州市四海村调研

2025年1月9日,广东海洋大学旅创佳“浸”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雷州市四海村开展乡村文化调研活动。通过实地体验、调研访谈等多种活动形式,深入探索四海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掘其潜在的发展动能,并为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颖理念与实施策略。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要指示精神,广东海洋大学旅创佳 “浸”“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在共青团雷州市委员会以及雷州市唐家镇四海村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深入雷州市四海村,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秉持着宣传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突击队成员们深入四海村,实地考察当地特色文化,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村民。活动旨在深度挖掘四海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探寻其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创新思路与实践方案,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为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度探寻,更是一次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为旅创佳“浸”团队在四海村门口和村副书记合照

走进四海,探寻瑰宝

万顷红土富且饶,作物丰盈满田畴,雷州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引擎,锚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全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浪潮滚滚向前,四海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日益富足,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四海村,一个水库移民村,分为南北中三个小村,村居鳞次栉比,绿树红花环绕,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雷剧文化、祭祖祭祀文化和红色文化。团队在这里深切感受到了雷州半岛文化的独特魅力。雷州市是我国粤西粮仓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水稻种植地之一。四海村拥有众多海水稻实验区,团队在实地考察中,深入了解了四海村在垦造过程中突出文化融合,了解到当地将要打造“稻海桑田,石狗守护”的农耕文化项目,积极弘扬雷州石狗文化,塑造具有岭南风貌的农耕文化景观,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

图为四海村的农耕文化公园

感受雷剧魅力,探索传承新路

在村委罗副书记的带领下,团队近距离领略了雷剧的独特魅力。戏台上,演员们热情四溢,每个眼神、动作都活力满满,高亢激昂的唱腔直破云霄,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深深触动着团队成员。罗副书记在观看过程中介绍,雷剧故事多源自民间传说和日常生活,乡土气息浓郁。环顾四周,其舞台布景十分简单,仅用几块厚实木板搭成房屋,虽不及大剧种舞台那般华丽,却有着质朴美感,充满亲切与真实,格外 “接地气”。通过采访当地村民,一句 “只要听了雷剧,干活都有劲”,让团队成员了解到四海村的雷剧不仅是当地文化的象征,更是村民的精神寄托。然而,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大众娱乐方式发生巨变,年轻一代更倾向于电子产品,雷剧传承之路布满荆棘。为发扬这一文化瑰宝,团队成员在座谈交流中提出要将雷剧文化和数字媒体平台融合发展的创新方案,得到了村干部的赞同和认可。

图为旅创佳“浸”团队调研雷剧表演场所

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为了更好地规划四海村的未来发展路径,本团队并未止步于村内,而是将视野拓展至整个雷州地区,先后前往了雷州市博物馆、雷州市茂德公古城等多个成功实现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进行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团队了解了雷州半岛的独特文化,包括雷剧、雷祖祭祀、海水稻农耕文化等。这些考察不仅为四海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激发了团队成员对四海村未来发展的新思考。团队与当地村干部开展了长时间的座谈会,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团队还为当地的农产品进行了竞品分析和市场分析,针对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解决策略。本团队学以致用,力求助力四海村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和村干部罗副书记开展座谈交流会

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团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铸魂工程所发挥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这次调研中,团队秉持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念,用双脚丈量祖国土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青春之力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积极探索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团队还将持续探索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基础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并研究可复制模式,力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黄诗晴

供图:王家新 梁冠熙 刘立伟 梁顺荣 卢隆涛

时间:2月8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问卷调查及街头采访前期准备

2018年7月22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成员很早便赶至化工大楼召开会议。……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英才辈出——东山书院

2018年7月21日,红色精神调研团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湘乡市东山书院展开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戎马一生——探访陈赓故居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两点,顶着炎炎烈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抵达了位于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的陈赓故居进行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探访齐白石纪念馆

(通讯员 陈学飞 蔡智慧)2018年7月20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探寻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及伟大人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其生平事迹。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从小……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7月19日上午,烈日当空,红色精神调研团一行来到湘潭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付出才会有回报——调查问卷发放

7月19日清晨,迎着朝阳,红色精神调研团踏上了第二次调研之途,来到了湘潭市白石公园。……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总结中前进——第三次会议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8日上午九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聚集于生食工楼召开团队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先由队员对赴湘潭市博物馆调研活动进行反馈,随后队长……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7日上午,红色精神调研团奔赴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一行人直赴三楼湘潭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访了“觉醒”、“革命”、……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以网为翼,育德铸魂
以网为翼,育德铸魂——关于“‘三全育人’视域下互联网赋能师范生师德师风培育的实践路径探究”的研究【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其师德师风…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临清运河文化,唤醒家乡文旅生机
“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临清,这座依傍京杭大运河的鲁西小城,曾因运河而兴,繁华一时。为深入挖掘家乡独特的运河文化,探寻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于2…
以法为盾护航成长,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活动之长沙学锦社区站
以法为盾护航成长,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之长沙市学锦社区站2025年2月8日上午9:30,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道学锦社区会议室内热闹非凡。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如期…
曲园学子探彭城古韵,青史践履寻文化根脉
徐州作为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历史专业素养,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实…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云端输送知识 爱心照亮成长——“一起云课堂”实践感悟(三)
为充实假期生活,提升同学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起云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相聚“云端”,收获喜悦,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共…
杏坛灯火,教诲恒新 —— 对话薛飞老师的教育坚守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身影,以非凡的热忱与执着,如熠熠星辰照亮学子前行的漫漫征途,曲阜师范大学的杰出校友薛飞老师,便是其中一位闪耀的引路人。2025年1月11日下午,“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社…
乡村公益行:爱与温暖的传递
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乡村的进步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乡村,这片广袤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不仅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眷恋,是众多人的故土家园,更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所在,关乎着国计民生的根本。为了助力乡村…
在探索中播撒科学火种
2025年新春将至,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笃行致远实践队成员,实践队员怀着求知热情走进武威市科技与规划馆,开启为期两周的科普志愿服务。这座融合科技元素与城市规划蓝图的现代化展馆,通过沉浸式互动…
非遗剪纸焕发新生机:江城剪纸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纪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力度,让优秀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武汉这片楚…
澄泥载道,黄河印辉
为深入研究黄河澄泥印,促进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5日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进行实地调研。“印于纸上,钤记岁月;源于黄河,承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