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象征 民之根本
——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队参观“中华第一龙”有感
今天是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队社会实践的第十一天,由于天气原因,由宋老师带领队员们去“中华第一龙”展馆参观。
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是仰韶时期(中国传说时代,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三皇五帝”)墓葬的随葬品,与之同时出土的,还有虎。龙和虎都是用蚌壳摆塑而成的,其墓的主人则是一具1.79米的、躺在龙虎之间的森森白骨。
尽管这只是个复制品,看着森森白骨,还是有一种惊悚的感觉,而真正的物品早就到达了北京。但这个复制品也是十分之逼真。俗话说中国文化有“上下五千年”,但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却不仅仅只有五千年。“中华第一龙”就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为龙的子孙的事实。在之后,馆内到处陈列的是西水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虽然物品很少,但却很精致,并且也有自己的故事。此时已临近下班时间,馆内的人极少。队员们静静地听着宋老师的介绍,认真融入其中,一起去探索几千年前的秘密。馆内墙上贴满了戚城遗址挖掘的介绍与发展历程,对于戚城遗址的挖掘,国家对此高度重视。


“中华第一龙”的出土,要追溯到1987年河南省濮阳市为解决工业和城市居民用水,在濮阳县城西南处修建了一座引黄供水调节池,施工中发现一处早期仰韶文化遗址。遗址南边,是五代后梁修筑的濮阳古城墙。经国家文物考古工作者进行科学发掘,在仰韶文化第四层下出土了四组用蚌壳摆彻的龙虎等动物图案。后来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在考古工地目睹了蚌龙的风采后,感慨的说:我总算为故宫的龙找到了祖龙,它不仅是“中华第一龙”,也是“世界第一龙”。
《说文》中描写道:“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实际上,龙是远古人图腾崇拜的神物。在原始人类中,一个氏族往往以某种动物为图腾作为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展馆不大,内容却极为丰富,早在考古学通论课堂上,老师就为队员们介绍了西水坡遗址与“中华第一龙”,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通过这次参观,更加加深了队员们对考古的认识,对这次实践地的了解。 (供稿人:杨亚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86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勤学、善学、乐学”的良好学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3月18日下午,我院于教九楼305召开学风班风建设主题班会。本次会议由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周伟和2022级专职辅导……
熊蕾 潘金平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中心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加强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形成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3月19日中午,我院于教九楼305和209召开2021级班风学风校风建设主题班会。本次会议由2021级专职辅导员朱晓雯主持,20……
朱晓雯 谭怡珂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中心查看全文 >>
2月19日上午,副校长王娟带领教务处、教学评估中心和人事处负责同志来我院调研指导新学期开学准备、本科教学和人事工作。院长饶本强、教学副院长荆胜利、各系系主任、教学秘书等参加了会……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中心查看全文 >>
会议针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难点,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做好新学期工作规划。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安全稳定底线、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政工作精准度、……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中心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中心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落实资助政策,做好精准资助工作,切实保证国家和学校各项资助措施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加强家校联动。我院党委副书记荣宪举和资助专员李敏老师于2月13日在腾讯会议开展寒假线上家……
李敏 杨依琳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中心查看全文 >>
为了促进我院茶学专业的发展,加强2022级茶学专业新生对茶学专业的了解。11月18日晚,我院于生科楼414会议室召开2022级茶学专业指导交流会。会议由我院茶学系主任吴昊主持,副院长周棋赢、茶……
熊蕾 刘凌妤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中心查看全文 >>
为使学生更好的平衡工作与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10月31日中午,我院于教九209教室开展此次新媒体(新闻中心)暨心理部工作例会,我院党委副书记荣宪举,学院新媒……
朱晓雯 邓婷婷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中心查看全文 >>
为帮助我院学子正确地认识自身,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就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我院于10月26日在教九305教室举办2022年“逐梦青春职击未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
李敏 杨依琳 吴一凡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中心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