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走进琼坑,探索拾废之欢

来源:大学生网报 集美大学 作者:李森妮 于卫

走进琼坑,探索拾废之欢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暑期三下乡拾欢实践队结合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及设想,针对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琼坑村垃圾分类情况展开实地调研,对琼坑村党支部委员李春福、数名农村居民及从事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调查,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建议,力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走进琼坑,共寻绿色之美

琼坑村位于内厝镇东部山脚下,为巷东农场一果园。一九七二年九月由于山尾水库建设,由南安九都评新村移民至止,移民人口564人,建成琼坑、花枞两个自然村,距离约2公里,路程约3公里,合成一个行政村。琼坑村曾被授予2012年度福建省小康库区示范村、2016年度“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典范村”、2016年度“四星级村”、2016年度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优秀村等荣誉,坑村大概有村户420户。经实地走访,白天村落里大多是老人和小孩,青年人多数外出工作。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琼坑村开创了“镇、村、片、组、户”五级联创网格化管理模式,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挂钩联系5至10户家庭,指导村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通过细化目标划定责任区域,以点带面促进任务化整为零,推动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党员联系户、村民代表、妇女委员带头表率,做好垃圾分类,并且自觉接受监督。村里召开全村垃圾分类动员大会,由镇里面负责垃圾处理的环卫所的工作人员现场讲授相关知识,参会对象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孩童,形成了全村行动的联动局面。经琼坑村基层领导干部商议决定,村内垃圾分类工作有党员代表起模范带动作用,村内现共有四十几名党员,每名党员负责八至十户家庭。村里定期于公布栏告示垃圾分类的促进户与先进户名单,垃圾分类工作完成得较好的家庭给予每季度50元的奖励。琼坑村垃圾分类工作已持续了五六年,成效显著,常有带队参观的外地考察团前来借鉴学习。

图二党员分管村户及垃圾分类桶.JPG

变废为宝,低碳生活

琼坑村采取三级分拣模式,鼓励家庭从源头分类、督导员定点分拣、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确保垃圾分类自下而上进行。琼坑村取消村内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池,村保洁员每天将可腐烂与不可腐烂垃圾分类收运到收集点,市政集团定时转运,做到日产日清、不留卫生死角,实现垃圾从投放到处理全程不落地,大大减少了蚊虫滋生的可能性,净化美化了村庄生活环境,让村民从垃圾分类中受益。可回收的物品通过废物回收的方式返还垃圾经济价值,如旧纸箱回收可换取纸巾、肥皂等日用品,废弃的矿泉水瓶、废纸张、旧报纸等被改造成了一个个卡通环保创意作品。同时鼓励村民把一些有毒有害的垃圾如农药瓶、废旧荧光灯管等回收至环保小屋,过后市政派人来收取,再统一处置。可腐烂的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后运至内厝镇阳光堆肥房,利用太阳光吸热辅助加温,通过添加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快速分解有机垃圾,可处理相邻2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4500多人每天产生约1吨的可腐烂垃圾,堆肥40-60天即可直接还田增肥,将垃圾就地处理,大幅降低清运处理成本,将部分垃圾变废为宝,得到资源化利用。

2新.jpg

图四 内厝镇阳光堆肥房.png

借鉴经验,清新琼坑

琼坑村学习浙江金华、桐庐垃圾分类模式,借鉴浙江金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量处理经验,建设阳光堆肥房进行就地资源化利用。金华市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两次四分法”的分类方法、“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法、阳光堆肥房就地资源化的利用方法以及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形成了财政可承受、农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已在全市域普遍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符合金华实际的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新路子。而桐庐因地制宜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创造性采用是否可堆肥的分类标准。内厝镇负责卫生工作的人员经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开拓了一适合琼坑村垃圾处置的道路,“清新琼坑”正以实际行动,保护绿水青山。

白璧有瑕,仍有不足

琼坑村村容村貌建设工作投入大约一千多万,垃圾分类方面的资金投入大致有一百万,主要花费于垃圾处置设备的购置、卫生死角的清理等方面。目前村落大道可视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治到位,但仍存在一些卫生死角,如水库底的脏乱地带、花草杂乱生长、村民鸡鸭饲养区气味大、偏僻小巷卫生情况有待改善等等。

展望未来,规划发展

村庄依山傍水,植被丰富,自然风景独特,空气清新,交通便利,作为全省首批20个“移民库区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和翔安区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典范村”,琼坑村是翔安区名副其实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更是内厝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旅游资源丰富,厦门翔安当地有非常好吃的农家饭、姜母鸭、海蛎煎之类的,物美价廉。琼坑村可采用木栈道的方式,把当地各大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把多年来隐匿“深闺”的好风光一下子铺展开来。可结合周边山体特征,建设石蹬道、块石山路等多种休闲步道,以农家乐、果蔬采摘等形式吸引其他片区居民前往独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朴素整洁的村落形象,与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城市喧嚣热闹形成强烈的不同。走进琼坑村,清新舒适的空气、干净整洁的村落大道、醇厚热情的村民等等一切事物,都让人对它产生深刻美好的印象,垃圾分类意识深入琼坑村村民的心中,相信这条绿色发展之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会愈发光芒!

文字编辑:李森妮 于卫

图片来源:杨娜 陈铭凯 张育欣

http://www.dxsbao.com/xiaonei/1010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伴孩子成长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助梦成长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风雨兼程,携手共进
2018年7月16日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曦梦社会实践队 杨伟艳前期的面试,筛选,让我们组成一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曦梦社会实践队。从队伍初建到全员到齐,我都在期望能和你们来个完美的邂逅。三下乡 …
共建美好中国,从每个大学生做起
2018年7月17日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国贸173班第三组那天她们团队做了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绿色道路捡垃圾,下午她们准备就绪,大家拿好塑料袋在北大门集合,一起走到钱藕路进行工作。  事先出 …
走访贫困户,情暖三下乡
2018年7月16日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曦梦社会实践队 李春霞 7月16号上午,岭南师范学院曦梦实践队按照原先和村委书记约定的时间向此次贫困走访目的地——黄坡大岸村出发,队伍成员先到达大岸村村委会 …
岭南师范学院繁星”实践队将手工课带进西基山小学
课堂 为了响应国家人才培养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繁星”社会实践队在高州市西基山小学开设了手工课这一课程。7月15号上午,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手工,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积 …
小良中学,好久不见——记华师物电团学服务队三下乡的出发与抵达
7月16日早上七点半,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茂名市电白区小良镇小良中学团委学生会服务队的成员们于学南宿舍七栋架空层前合影留念后,便登上大巴,正式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小良之旅。…
福建农大学子赴平谭东庠岛实践队:调研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7月16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赴福州市平潭县东庠岛美丽中国实践队”在东庠岛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第二天,实践队员深入调查东庠岛养老问题。  在热心村民带领下,实践队员对当地一所养老院进 …
百年校史薪火传 实践团队习真知
涤心启卷,追史溯源,百年理工薪火相传,盛世学府再谱华章。为学习理工校史校情,重温世纪芳华,继承和发扬理工精神,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百年青史,理工情”实践团队前往南校区校史馆参观学习、查阅 …
湖,丝为何会分离?
湖,丝为何会分离?在响应中国丝绸之路政策的号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以“湖韵遗丝桑绕七里”为队名,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旨在调查湖州传统技艺、 …
大学生深入吴川大岸村:探寻伤病致贫的现状
2018年7月16日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曦梦社会实践队 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岭南师范学院曦梦社会实践队于2018年7月16日去往大岸村进行有关扶贫的实地调研。曦梦社会实践队队员携带油米和水 …
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武汉格林美探索“城市矿山”的发展之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大学生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理念,7月9日上午,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苦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七人来到了武汉市新洲区格林美城市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