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打造种业硬核“芯片”,谱写蟹业发展“新篇”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作者:姚萌 杨洁瑜 俞怡

8月11日下午,实践团队在陆剑锋教授和林琳副教授的带领下以及中国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的陪同下,来到了本次实践的第三个目的地——南京市高淳区。团队以江苏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南京高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南京黄金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探寻科技支撑虾蟹养殖产业发展新模式。

水产养殖业是高淳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今,远近闻名的高淳固城湖螃蟹早已发展成为了惠及10多万农民的大产业,“小螃蟹”蹚出了富民增收的“大路子”,“钳”住了经济发展新支点。

南京的酷暑抵不过队员们的热情,团队成员们快马加鞭来到了位于高淳县的江苏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和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许郑超带领队员们参观了研究中心的河蟹文化长廊,介绍了河蟹育种对河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长江一号、长江二号等优质河蟹品种的培育选种过程。许郑超围绕“良种繁殖、健康养殖、生态涵养”三个方面向队员们介绍了园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三区、两坝、一湿地”(三区:指尾水沉淀区、曝气区、净化区;两坝:指在三区中间设置两道多空颗粒物过滤坝;一湿地:指沉淀、曝气过滤后的净化池)的尾水生态治理模式。

打造种业硬核“芯片”,谱写蟹业发展“新篇”。以“芯片”在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基石作用做比,强调育种在河蟹养殖中的重要性。

随后,许郑超助理研究员带领实践团队来到了南京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8年入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创建,2019年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并成功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12月正式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考核认定,成为全国首个以螃蟹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园区。产业园大力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企业和科技管理运营模式,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培养壮大现代农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

此外,作为螃蟹全产业链典型县,江苏省高淳区还入围了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公示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名单。

在调研中,实践团队了解到产业园重视科技在螃蟹养殖方面的应用,园区电网改造基本到位,水质监测、微孔增氧等现代渔业设施以及现代化的无人机、无人船得到普遍应用,除此之外,园区全域进行了质量管控的全覆盖聚焦“三级净化技术”。依托智慧水产数据中心及物联网监控系统项目,农业园开发了一款手机APP,养殖户在手机端便可查看相关数据。据悉,未来,产业园还将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加快无人船、无人机、水草自动收割、智能监测等设备的常态化应用、研发,提升全过程机械化水平。科技的“加盟”,也让蟹农更加省心省力。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是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据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孔令胜介绍,园区紧扣“兴农、姓农、务农、强农”的宗旨,将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产业园与农户进行合作,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大增加了园内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紧密联农带农,实现共同富裕。

接下来,团队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最后一站——南京黄金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2001年成立,是南京较早成立的专业螃蟹公司。公司拥有自主品牌“黄金甲”及“蟹百味”,有着二十余年的螃蟹养殖经验。2007年开始黄金甲大闸蟹连续三年直供钓鱼台国宾馆,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供应商,在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知名度。2021年公司在固城湖国家级产业园区,承包了三百多亩地,打造黄金甲螃蟹文化园,集智能,集约养殖,旅游观光,产品体验,产品直销与网络直播与一体。

被誉为第一个给螃蟹穿上“黄金甲”的人、第一个让螃蟹加工产品爬进“贩卖机”的人——史团结董事长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公司的自主品牌“黄金甲”及“蟹百味”。史董事长积极引进前沿科技,并把它运用到螃蟹养殖之中。例如,近年来大火的3D打印技术,史董事长利用3D打印为螃蟹们量身定制了一个个蜂窝状“小别墅”,据了解,“一只螃蟹住一间”的养殖模式能有效阻止螃蟹打架,使螃蟹成活率高达90%,同时简化了螃蟹的打捞与喂食流程,大大提高了企业收入,降低了养殖风险。

8月11日的南京之旅让团队体会到:南京不仅有作为江南水乡的人文情怀,还是一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重视科技与研学的创新之城。今天的实践旅程让队员们亲眼见证了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与关键,希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能够不断积累,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将前沿的科技引入落后地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6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伴孩子成长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助梦成长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
为响应党的号召,学好百年党史,讲好党史故事,继承并发扬红色革命精神。2022年7月中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火把照亮壮乡团队来到广西百色市百色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那段战火纷飞的红色革命…
南财学子下三乡:走进低碳乡村试点,探索农村减排之路
中国青年网泉州8月15日电(通讯员陈耿坤)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在此背景下,全国各省…
薪火相传,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2022年暑期南昌大学薪火承梦团队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身体力行,收获颇丰,让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红色革命的痕迹,我们的足迹也遍布了江西的红色革命圣地,这让我们每个人的精神都得到了…
宣州区以蟹为媒,“钳”住经济新支点
8月11日上午,在陆剑锋教授和林琳副教授的带领下和中国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的陪同下,合肥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虾蟹盈篮实践团来到第二个目的地——宣城市水阳镇进行淡水蟹实地调研,实地了解安徽腾飞生态农…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探访无为螃蟹,助力乡村振兴
赋能虾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虾蟹作为夏季必不可少的畅销美食,同时也是多地解锁财富密码的金钥匙。为探索虾蟹产业三产融合模式,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合肥工业大学调研淡水虾蟹产业三产融合助…
走进沂蒙小调背后的故事
为深入体悟山东革命,赓续传承沂蒙精神,2022年8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锋”实践团来到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进行参观学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最具代表性的两首中国民歌,一首是歌唱江南风情的《茉…
学习民族团结,共筑民族之魂
2022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年发动大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突出党的领导这个政治保证,在解决深…
走进沂蒙小调背后的精神
为深入体悟沂蒙小调背后历史,赓续传承沂蒙精神,2022年8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锋”实践团来到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进行参观学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最具代表性的两首中国民歌,一首是歌唱江南风…
山东学子三下乡:蒙山昂首 沂水呜咽
为讲好红色故事,学习红色精神,8月18日,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E路先锋社会实践团前往临沂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在大青山这片土地上进行参观学习。临沂是革命老区、沂蒙精神主要发源地,红色文化丰富、革命文…
走进沂蒙小调背后——沂蒙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体悟山东革命,赓续传承沂蒙精神,2022年8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锋”实践团来到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进行参观学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最具代表性的两首中国民歌,一首是歌唱江南风情的《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