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财学子三下乡:退役军人不褪色,挥洒热血兴乡村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 作者:宋明蔚

一、项目简介

7月20-25日,广东财经大学三下乡团队“清年燃梦”进行了以“退役军人事务开展情况及退役军人就业现状,退役军人振兴乡村”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清远市调研退役军人就业情况,调查退役军人与乡村振兴的联系,致力于报道和倡导退役军人挥洒热血兴乡村。

二、就业安置

为了有更全面的退役军人就业相关知识,团队先去到清远市清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参观和采访。该事务局是一个年轻的政府机构,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退役军人的政策,具备明确的分工,为清城区的退役军人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

团队成员通过采访事务局副局长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采访的重点在于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副局长和主任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安置工作的流程,从信息收集到工作分配、从督促宣传到政策讲解、从走访联系到资金补贴,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体现事务局务实的作风,在各个方面关心退役军人的就业生活,大力维护了军人的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也令成员们对事务局的分工职能及安置工作的开展有了充分的了解。

三、就业现状

01 兵支书在基层

团队分别前往清城区光明社区和东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对两位退役军人出身的兵支书进行采访。在与兵支书的交谈中,他们都强调了从军带来的坚定信仰和坚韧意志促使他们退伍后毅然决然投入基层群众工作当中,将军民鱼水情贯彻到他们的基层工作当中,把保家卫国的情怀展现在服务群众里,极大体现了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意义。

军旅生涯除了磨练意志,更锻炼了他们的行为作风,使他们具备超强执行力和抗压能力,能够很快适应退伍后的工作生活,面对繁重的基层工作更加游刃有余。“兵支书”群体不罕见,退伍后进基层的也不在少数,他们的存在为退役军人就业提供了借鉴。

02 自主农业创业

团队拜访了退役军人创业代表——清远市清城区瑞贝农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何森荣。成员们参观了他们的创业成果,了解了他们的创业历程。清远市的退役军人大多出身农民,因此他们的创业内容也是以农业为主,何森荣的公司业务就有种植、养殖。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运营公司,在事务局的创业资金政策支持下,自负盈亏。六月下旬到七月初的大洪水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此低迷的情况下,他们因从军而塑造的良好心态给他们带来坚持经营的希望。这种聚集退役军人进行集体创业的就业方式有利于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带来更大的收益。

03退役军人农业创业基地

7月25号,团队走访了清新区退役军人创业基地,与三名负责人交流退役军人创业的挑战与机遇。走访地位于清新区万里山影度假村中,该度假村作为退役军人创业的产业园区,优先招聘退役军人、不仅为退役军人再就业提供了岗位,而且清新区退役军人创业基地也坐落于此地,为退役军人的再就业和创业都提供了极大帮助。

清新区退役军人创业基地共有三层,一楼是党支部所在地,方便退役军人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直接取得创业上的帮助。二楼是创业导师办公室、创业产品展示台与退役军人直播间,创业基地聘用了高校的农业、营销方面人才作为退役军人创业导师,创新性将人才、资源相结合,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智力物质双重支持,使退役军人创业少走弯路、更具竞争优势;此外创业基地的农产品展示台能有效吸引游客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其配备的直播间使创业农产品更好地通过热门的线上渠道拓销。三楼则是会议室和技术培训地,为退役军人开展创业交流和学习提供空间。

清新区退役军人创业基地工作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了助力退役军人安置的更多可能和更优选择,结合清新区本地特色、因地制宜的安置渠道让我们看到了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智慧。

四、现实思考

本次活动获得了清远市清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在其牵线下,团队走访了多位退役军人,受益匪浅。由于清远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该市的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提供了很大的生产力,带动了其他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的进步与发展。本团队会根据此次活动认真分析清远市退役军人就业现状,提出我们的思考和对策,展现广财学子的综合素质和家国情怀,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建言献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5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感悟红色文化,践行强国担当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践行担当。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色铁兵魂小队跟随指导老师到达达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达州作为襄渝铁路沿线重要一点,有利于小组收集相关资料,赤色铁兵魂扎根于达州红色沃…
安徽学子三下乡:挥毫落纸,传承非遗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的历史,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8日下午来到了位于宣城市泾县的中国宣纸文化园,深入探寻宣纸的…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古镇初相识,团史学习“泾”课堂
炎炎的盛夏并未阻挠热情似火的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3日赶赴泾县,开始了一段未知,但同时极具趣味的旅程。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山东大学“古今之衡”社会实际
济南历史悠长,人才辈出。为充分感受济南市的人文风情与自然景观,我们组建了山东大学“古今之衡”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7月19日,山东大学“古今之衡”社会实践团队经过充分的讨论与计划,山东大学“古今之衡…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青团传薪火,师生系心结
实践青春,筑梦泾县。2022年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抵达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稼祥中学开展支教调研活动。7月4日,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
至 “善” 至 “美” 社会实践队:重温红色党史,点亮支教之路
情牵支教,爱洒温厝“有一束光,温温和和,引导着助学与支教的崎岖路。”温厝村的支教之路,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孩子们对支教的向往与期盼是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队员前行路上的重要动力。心之所向,…
安徽学子三下乡:讲授新思路团课,培养新时代团员
2022年7月5日,我所在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宣城市泾县稼祥中学的第一次支教活动即将开始,对这次团课进行充分的准备后,我心中满怀期待。团史初释,学时有疑师解答…
暖心互助:我们在路上
本网讯(通讯员:张业翔)8月17日,我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胡家窑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乡村养老有着自身独特性。受农村家族传统文化影响,养老发展方向偏向于居家养老,农村乡情比较重,更适…
安徽学子三下乡:庆团百年华诞,青春献礼祖国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强化团员青年思想引领,进一步引导基层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建立团课下基层机制。7月5日下午,安徽…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社区成长乐园,书写多彩童年
为了解“双减”背景下社区教育现状,认识社区教育在儿童成长和“双减”政策实施中的作用,为社区教育和儿童成长贡献一份力量,双减“童”行实践队于7月2日前往日照市大连路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志愿服务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