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贯彻学习新思想,惠普建设新乡村】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培“根”植“基”社会实践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 宋军淼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19日电(通讯员 宋军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时代要求,顺应党心民心,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取得了重大的创造性的理论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境界。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培“根”植“基”实践队于1月19日来到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深入基层民众,宣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问卷调查及其反馈

为了解广大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掌握情况,更好的达到了解和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目的,培“根”植“基”实践队的成员们先是在网络中搜寻大量关于二十大报告的资料,然后制作调查问卷,由组内成员将调查问卷的二维码转发在QQ空间,朋友圈,组内成员也采取了线下问访的形式,广泛收集数据,增强真实性和广泛性,问卷主要涉及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了解程度以及如何宣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实地调查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感受到“人民”两字的分量。报告中“人民”两字出现次数高达105次!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再到“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字里行间洋溢着党满满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即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于基层建设中。为此,培“根”植“基”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为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宣讲。在宣讲活动中,实践队员在认真查阅资料备课的前提下,结合革命历史,以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这几个时间节点深入浅出的讲述了过去的那些光荣事迹,带领社区居民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沿革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共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故事后,实践队员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不畏艰辛、乘风破浪创造伟大成就切入,在二十大召开前这个节点,向社区居民讲述了从一大到十九大的简史,并在宣讲后组织社区志愿者进行理论学习,由实践队队员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民众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鹏威 提供。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民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佳 提供。

居民采访

作为青年学生,要把了解民意、勇担家国重任为己任,在踏实学习中增长智慧才干,在社会实践中锻炼个人素质,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为更好的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社区居民的心坎里,队员走街串巷,向大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队员围绕社区治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话题与群众展开交流,用大众听得进、记得住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到他们心里。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不仅深入研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遍千家万户,还锻炼了总结和宣讲能力,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跃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0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伴孩子成长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助梦成长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低碳行动发力,绿色发展在即
低碳行动发力,绿色发展在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加…
雪中送炭,为社区除雪在行动
在寒冷的冬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给城市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了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为社会添砖“Java”实践队在1月15日走入牡丹之都菏泽。实践队伍配合默契,铲雪、运雪、清扫…
老有所养,爱传夕阳
标题:老有所养,爱传夕阳——曲阜师范大学星火筑梦实践队队走进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正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老人是社会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重…
探寻古龙酱园,传承酱香文化
酱油古法酿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千百年来的民间美食智慧。为了更直观感受中华传统工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同心筑梦程,丹心为社区”实践队来…
阅尽千帆,少年依旧
2024年1月19日,“青马工程”先锋1班“研学之道,西大之声”实践队一行学生走访了西北大学2004级数学系校友、西安中学数学组教研组长高洁老师。高洁校友在西北大学数学系求学7年,本科就读于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
追寻红色足迹,领略文化之旅
追寻红色足迹,领略文化之旅——2024年萤火虫实践队寒调第五天活动圆满落幕(通讯员高子皓2024-1-25)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红色文旅的无限热爱,迎来了寒调的第五天。…
传承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
——2024年萤火虫实践队寒调第五天圆满结束(通讯员王宇璇2024-1-25)阳光洒落,清风吹拂。为了继续调查有关红色文旅的具体情况,湖北师范大学萤火虫实践队开始了第五天的工作。九时,队员们开启新一轮的打卡。…
躬行实践,与时偕行
——2024年蒲公英实践队寒调第五天圆满结束(通讯员张淑怡2024-1-2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响应绿色发展号召,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蒲公英实践队于2024年1月24日在各队员家乡继续开展了第五天寒假社…
寻访非遗文化,感悟匠人之心
非遗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谈起非遗文化,在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匠人手中栩栩如生的剪纸,是工艺繁杂的纺染绣织,更有代代手艺人传承至今的技艺。木刻也是非遗文化的一种,郯…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青岛即墨区开展“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风尚”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乡镇垃圾分类处理机制,2024年1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学生在张小梅副教授的带领下走进了即墨区通济新区街道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团队‬在‬梁寒冰‬经理‬和‬张小梅‬老师‬的‬…